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鄉學

鄉學

學校名。相傳為西周鄉遂所設立的學校,相對於“國學”而言。《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鄭玄註:“術當為遂,聲之誤也。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於閭里,朝夕坐於門,門側之堂謂之塾。《周禮》五百家為黨,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黨屬於鄉,遂在遠郊之外。”《文獻通考·學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皆鄉學也。”後世因稱地方所辦學校為鄉學。《漢書·食貨志》:“其有秀異者,移鄉學於庠序。”

鄉學字典分解

鄉學的解釋 (1).古代地方學校,與“國學”相別。 周 代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漢書·食貨志上》:“八歲入國小,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十五入大學,學先聖禮樂

鄉的解釋 鄉 (鄉) xiāng 泛指小市鎮:鄉村。窮鄉僻壤。 自己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家鄉。故鄉。鄉井。鄉里(a.家庭久居的地方;b.同鄉的人)。鄉黨(鄉里)。鄉試。 中

學的解釋 學 (學) xué 效法,鑽研知識,獲得知識,讀書:學生。學徒。學習。學業。學友。學者。學閥。學制。學歷。學步邯鄲(譏諷人只知模仿,不善於學而無成就,亦作“邯鄲

多看看:鄉役【歷史官職】

宋朝職役名。即鄉里基層政權頭目,有里正、戶長掌催督租賦,耆長掌維持治安。神宗熙寧六年(1073)行保甲法,又置都保正、副保正、大保長、小保長。後以保正、保長取代耆長、戶長。 宋職役的一種。鄉役是鄉里基層組織管理人員。北宋前期有里正與戶長,掌催督租賦;耆長維持治安。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推行保甲法後,基層人戶按保、大保與都保編組,設保長、大保長、都保正與副保正,後又以保長、保正取代戶長和耆長。

鄉學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