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怎么寫好看

衛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古代九畿之一。②西周春秋戰國時國名。始封之君為周武王弟康叔。成王時,周公平定武庚及三監叛亂後封,居河、淇之間,為當時大國。都朝歌(今河南淇縣)。衛懿公九年(前660),為翟所破,依靠齊桓公之助,衛文公二年(前658)遷都楚丘(今河南滑縣東),從此成為小國。衛成公六年(前629)又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市西南)。到衛昭公時,衛如小,屬趙。衛成侯時,貶號為“侯”。衛嗣君時,貶號為“君”,只有濮陽(今河南濮陽市西南)一地,為附庸。秦始皇六年(前241),拔衛,徙衛君角於野王(今河南沁陽市),為秦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廢君角為庶人,衛滅。③軍隊編制名。隋唐均置十六衛,各設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唐貞元二年(786),又各置上將軍一人。統領府兵及掌管門禁、侍衛之事。明在各要害地區設定。約五千六百人為一衛。由都司或行都,隸屬中央五軍都督府。防地可以包括一府或數府。一般駐地在某地即稱某衛,如建州衛、天津衛、金山衛等。後相沿成為地名。參見“衛所”。④舊時西藏四部之一。因在諸藏之中,故一名中藏;又與康(一名喀木)合稱前藏。東鄰康境,西接藏界,約當今西藏自治區的拉薩市西部、那曲地區中部和山南地區。⑤清初於少數民族地區設流官後置,為地方行政區劃,長官守備

詞語分解

  • 衛的字典解釋 衛 (衛) è 保護,防護:保衛。捍衛。衛道(衛護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如“衛衛士”)。衛戍(警備,多用於首都)。衛冕。 防護人員:警衛。後衛。 古代稱驢:“策雙衛來迎”。 中國明代駐兵的地點(後只用

歷史知識推薦:桑樹嫁接六法

元《農桑輯要》詳述桑樹插接、劈接、靨接、搭接四種方法;《王禎農書》則分為六法:“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靨接”、“搭接”。身接和根接、皮接、枝接之方法實際相同,僅部位有所差異而已。身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衛歷史

相關歷史

衛_衛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