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管府

總管府怎么寫好看

總管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始置,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管理所屬地區的軍事民政,職權甚重。轄區增減無常,一般轄數州,多者可達數十州。設總管長官,江陵總管府又設副總管。僚屬有長史司馬錄、治中、中郎、、屬、列曹參軍等,諸州刺史、諸防防主。隋初因之,分上、中、下三等,煬帝大業元年(605)罷,唐初復置。邊鎮及大州或設大總管府。將帥出征或設行軍大總管、總管府。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名都督府、大都督府。遼代南面官署有諸軍兵馬都總管府、五州都總管府。金代五京、諸路皆置,設都總管為長官,由府尹兼領,又置同知都總管、副都總管、總管判官、府推官、知法等官,兼掌軍事民政司法。元代於大都路、上都路設都總管府,其餘各路設總管府,管理地方司法民政事務,兼管勸農事,江北諸路另兼諸軍奧魯。十萬戶以上及要衝之地為上路,秩正三品;十萬戶以下為下路,秩從三品。置達魯花赤、總管、同知、治中、判官、推官、經歷知事等官,下設儒學教授、學正、學錄各一員,蒙古教授、醫學教授、陰陽教授各一員,及司獄司、平準行用庫、織染局、雜造局、府倉、惠民藥局、稅務、錄事司等機構。其宮廷(帝、後、太后、太子)兵部工部及諸王等位下亦設管理各種具體事務的總管府,有打捕鷹房、屯田、民匠、人匠、異樣局、財賦等名目,常冠以地區名,分掌屯田、漁獵、手工業等生產收入,以為供奉,亦有管理宗教寺廟事務者,設官略同,品秩由正三品至從四品不等。文宗時又置管理僧尼之政的*廣教總管府十六所。參見“總管”。

詞語分解

  • 總管的解釋 ∶全面管理;主管校內事務一時無人總管 ∶舊時富豪人家管理奴僕或事務的人 ∶古代官名,為地方高級軍政長官、軍事長官或管理專門事務的行政長官的職稱 ∶供水給輔助支管或將輔助支管的水排走的管道詳細解釋.官
  • 府的字典解釋 府 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開封府。府尹。府治。府試。首府。 國家行

歷史知識推薦:廣川郡

①見“廣川國”。②十六國後燕慕容垂分清河郡置,治廣川縣今河北景縣西南廣川鎮。屬冀州。轄境相當今河北棗強、故城等縣及景縣西南部地。北魏太和十一年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總管府歷史

相關歷史

總管府_總管府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