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85年>> 3月9日

全國勞動模範陳永康逝世

1985年3月9日

1985年3月9日,全國勞動模範、江蘇省農科院副院長陳永康在南京逝世,終年78歲。
  陳永康早在40年代,他選育出著名的“老來青”晚粳良種。50年代初,他首先創造了單季晚稻畝產千斤以上的紀錄。這以後,他與多學科的專家協作,建立起一整套綜合性的水稻栽培技術體系,並創造性地提出了水稻“三黃三黑”的育苗診斷理論。60年代,陳永康同志以更多的精力投入農業技術指導工作。他長期在農村蹲點,親自搞水稻高產樣板,還跑遍了長江中下游的主要稻區,傳授技術,示範操作,對提高大面積水稻的精耕細作水平和實現穩產高產起了重大作用。70年代以後,陳永康同志又致力於研究雙季稻、三熟制和雜交水稻的高產規律和技術,並在親自設計操作的試驗田上,創造了麥、稻、稻三熟制畝產超過三千斤的紀錄。他還積極參加太湖地區農業現代化綜合科學實驗基地的建設,探索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途徑。
  1981年8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該報記者顏世貴采寫的專訪《陳永康的本色》,文中寫到:
  幾天后的一個上午,我終於見到了他。
  他穿一身褪了色的補丁加補丁的衣服,黃球鞋,襪子也未穿。頭髮花白,但很健壯,是一位純樸的飽經風霜的老農民形象。
  聽得出來,他不善於言辭,尤其說不了人們常說的那些套話;可是一講起水稻高產經驗,滔滔不絕,言之在理,不能不使你佩服!
  “種田是一門科學,科學就是掌握規律。”老陳操著濃重的家鄉松江口音說道,“我們講水稻的生長,以及和水稻生長有關的土、肥、水、氣、光、溫等自然條件,都是客觀存在,都有它們各自的規律。對於這些規律,人們都是不能違背的。如果違背了,就要受到懲罰。當然不是說,我們在規律面前就束手無策;我們可以認識規律,掌握規律,根據條件利用規律。”
  講著講著,他聯繫起一段往事:
  “記得1958年,我搞兩畝水稻豐產田,有位領導同志要我提出畝產20,000斤的高產指標,訂出每畝用1,000斤豆餅作基肥的技術措施。我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畝產20,000斤是不可能的;每畝用1,000斤豆餅作基肥,一是不必要,二是吃不下,三是不切合實際,既浪費,又會成為肥害。我沒有接受,還是按正常的情況搞,水稻長得較好。那時常有人跑到我的田頭說:‘老陳,你這塊田畝產篤定3,000斤。’我總是說:‘沒有的,千把斤吧。’後來的收成也確實是千把斤。相反,當時也有少數人不大顧客觀條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結果造成稻子瘋長,一畝200斤也沒達到。”
  陳永康說到這裡,停了一下,顯得有些嚴肅:“當然,這是過去的事了。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常想,我們搞科學種田的,一定要老老實實,照科學辦事,提供科學的經驗,千萬不能迎合什麼,胡說一氣,亂來一通,那就不叫科學了。”
  聽著陳永康的議論,我想起了他的同事介紹的一件事。
  蘇南三熟制一直論爭紛紜。1980年9月的一天,一位省委書記來農科院,在去看試驗田的田埂上,問陳永康三熟制到底種百分之幾好?老陳答道:“不能講比例。講比例,弄得不好你們就一刀切了。農業生產差別大,要一個隊一個隊調查,有條件的、適合的動員種;條件不夠的下掉一點;實在沒有條件的就不種,把地養好,從實際出發。我們國家人口越來越多,不抓糧食不行。”書記點點頭:“你這個意見是對的。”
  “可是現在,有些地方的科學種田還不紮實,還有不少問題。”老陳打斷了我的沉思,“去年我在下面跑,一位縣委書記就對我講,現在有些地方還在弄虛作假,產量不實,往上加,這怎么得了?”
   這確實是值得人們認真對待的。
   也許在某些人的眼裡,陳永康只是一位出色的勞動模範;但我覺得,他更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家!

3月9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