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61年>> 7月13日

作曲家勛伯格逝世

1961年7月13日

1961年7月13日作曲家勛伯格逝世_歷史上的今天
勛伯格

阿諾德-勛伯格是著名美籍奧地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理論家,新維也納學派的領袖,序列主義音樂理論的創立者,二十世紀的音樂巨人之一。
  1874年,勛伯格出生在維也納一個商人家庭。1898年,勛伯格的《D大調弦樂四重奏》在音樂會上公演,引起樂壇注意。1901年赴柏林,以寫通俗樂曲和為輕歌劇配曲謀生。R-施特勞斯十分賞識他的音詩《佩里亞斯與梅麗桑德》等作品,遂推薦他在施特恩音樂學院任教。

1903年勛伯格回到維也納,私人教授作曲與理論,學生不少,其中有韋伯恩和貝爾格等人,這兩人後來成了他的終生支持者和忠實信徒,師生三人以創作序列主義音樂聞名於世,被學術界稱為新維也納學派的代表人物。1911年,勛伯格遷居柏林,他的作品在倫敦和維也納等地上演,受到好評,逐漸成為知名作曲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兩次短期應徵入伍,一度中斷了創作和教學活動,家庭經濟也陷入困境。戰後,在維也納創辦“同人作品演奏會”,並舉辦一系列音樂理論講座,作品得到國際音樂界注重,影響不斷擴大,這時,他的序列主義理論也逐漸形成。1925年,受柏林藝術研究院之聘舉辦作曲專家班,有了安定的生活,相繼完成了一系列作品。1933年,納粹上台後移居美國,先後在多所院校任教,1941年加入美國籍,1961年在洛杉磯逝世。

一般認為,勛伯格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1908年以前為調性時期,主要受布拉姆斯和華格納的影響,作品充滿德國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氣息,並把以華格納為代表的半音化創作技法發展到了極限,主要作品有《D大調弦樂四重奏》(1897)、弦樂六重奏《升華之夜》(1899)、《第一弦樂四重奏》(1905)和《第一室內交響樂》(1906)等;

1908-1920年前後為無調性時期,在此期間,他與表現主義畫家科科什卡和康津斯基等人過往甚多,並從表現主義美學思想中汲取靈感,先後創作了一批無調性作品,成為第一位放棄調性的作曲家,主要作品有聲樂曲《空中花園》(1908),《五首管弦樂曲》(1909)、獨腳劇《期望》(1909)、配樂戲劇《幸運之手》(1910-1913)和人聲和器樂作品《月迷皮埃羅》(1912);

1920年以後為十二音技法時期,經過長期的探索,勛伯格終於建立了一種拋棄調性、利用所謂“十二音體系”進行創作的方法。該手法最早出現在創作於1920-1923年的《五首鋼琴小曲》(op.23)和《小夜曲》(op.24)中,此期的代表作品是《樂隊變奏曲》(1927-1928)、歌劇《摩西和阿倫》(未完成,1930-1932)、《鋼琴協奏曲》(1942)、《拿破崙頌》(1942)和《一個華沙的倖存者》(1947)等。其中晚年的作品偶爾又採用調性手法寫成,有時還把調性和無調性手法結合在一起。

勛伯格的最大貢獻在於繼承、發展並最終打破了十九世紀德國浪漫主義的音樂傳統,系統地創建了序列主義的音樂理論和方法,從而完成了從浪漫主義音樂向現代音樂過渡的歷史性任務。

除了作曲,勛伯格畢生還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從事教學工作,培養了多位世界著名的作曲大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音樂教育家。他的學生韋伯恩和貝爾格等人進一步發展了他的序列音樂理論,從而對現代音樂的發展產生有重大影響。此外,他的理論著作《和聲學》(1911)、《音樂的思想與邏輯》(1934-1936,未完成)、《音樂創作基礎》(1948)、(配器學》(1949)和《和聲的結構功能》(1954)以及論文集《風格與思想》(1950)等也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1961年7月13日作曲家勛伯格逝世_歷史上的今天
勛伯格

7月13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