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45年>> 9月4日

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

1945年9月4日

1945年9月4日,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時局的特點既存在著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嚴重危險和局部內戰的既成事實,又存在著實現和平的迫切需要和可能。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妄圖獨吞抗戰勝利果實,維持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蔣介石妄圖利用“和談”,爭取時間作好軍事部署;同時,爭取有利的輿論,混淆視聽。蔣介石連續三次致電邀請毛澤東赴重慶“共同商討國家大計”,中共中央決定和蔣介石在重慶進行談判。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同國民党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向全黨通報了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同國民党進行談判的決定。
8月28日,毛澤東在機場向新聞界發表了簡短的談話,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務,是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以期實現全國統一,建立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毛澤東親自到重慶談判,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誠意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毛澤東到重慶後,蔣介石作出了以禮相待的姿態,由於國民黨本來沒有和談的誠意,沒作談判的任何準備,談判的程式、議案均由共產黨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談判籌備工作得以基本完成。
9月4日開始,國共兩黨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整個談判過程幾經周折,充滿著激烈的政治鬥爭。
鬥爭的焦點是軍隊和解放區問題。
在軍隊問題上,國民黨處心積慮地要取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深深認識到,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但為了爭取和平,共產黨在談判中作了必要的讓步。中國共產黨提出公平合理地整編全國軍隊,表示中共領導的軍隊可以大量消減。當時人民軍隊人數已超過1百萬,共產黨方面提出改編為48個師,而當時國民黨的軍隊為263個師。但國民黨方面斷然否定中共的提議,苛刻地要求“中共軍隊之組編,以12個師為最高限度”,甚至要求共產黨“交出軍隊”。其後共產黨又進一步作出讓步,同意國民黨263個師,共產黨43個師,比例接近1/7。國民黨方面提出軍隊將編至140個師,中共方面提出可相應改編為20個師,雙方軍隊比例仍為1/7。經過共產黨多次讓步與力爭,國民黨方面才表示“可以考慮”。
關於解放區問題:中國共產黨提出解放區民主政府的存在是革命發展的結果,它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談判一開始,共產黨方面就提出“承認解放區及一切收復區的民選政府”,但國民黨方面則表示“承認解放區絕對行不通”,將解放區斥之為“封建割據”。爭論最激烈的軍隊和解放區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10月上旬,談判獲得進展,毛澤東表示國共雙方在一起商量團結合作、和平建國問題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強調“和為貴”,一定要用和平的方針來解決兩黨的爭端。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和周恩來、王若飛共同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紀要》就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黨派合作、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等12個問題闡明了國共雙方的見解。其中有的達成了協定,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見。國民黨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承認要堅決避免內戰。

9月4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