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75年>> 9月15日

我國著名美術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逝世。

1975年9月15日

1975年9月15日我國著名美術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逝世。_歷史上的今天
豐子愷

豐子愷是我國傑出的畫家。17歲時,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李叔同(弘一法師)擔任他的國畫課教師。豐子愷學習刻苦,成績突出,深受李叔同的讚許。豐子愷一生奉李叔同為恩師。在李叔同生前和故後,曾先後作《護生畫集》6集共450幅,以祝賀老師生日、紀念老師誕辰。豐子愷評價李叔同:“弘一法師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三變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每做一種人,都做得十分像樣,好比全能的優伶……都是‘認真’的緣故。”認真,這也是豐子愷一生的概括。在他初學繪畫時,為了觀察一個人臉部的五官比例,他用心研究母親的臉,越看越入神,竟連母親的問話也沒聽見。正是由於他潛心鑽研,使他除書畫之外,在散文、詩詞、音樂、藝術理論,乃至金石鑑賞、建築藝術諸方面,均有很深造詣,並通曉多種外語。
  豐子愷是我國漫畫的開拓者。他創作漫畫始於學生時代,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習時,有一次校長站在講台後面給學生講話,他身材高大,高出講台很多,比例很不勻稱。豐子愷抓住這一特點把校長几筆勾勒出來。同學們都覺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從此,豐子愷走上了漫畫創作的道路。
  豐子愷還被譽為“隨筆大師”。他的隨筆持有一種獨特的人生態度。他崇尚簡陋生活的工農,崇尚天真純潔的兒童,他憧憬“天下如一家,人們如親族,互相親愛、互相幫助、共樂其生活,那時陌路就變成家庭”的大同社會。抗戰開始後,豐子愷寫下了著名的“避難五記”,抨擊敵寇罪行,表現民族正氣。豐子愷的隨筆平易自然,行文流利。作品集有《緣緣堂隨筆》、《子愷小品集》、《隨筆二十篇》、《車廂社會》、《緣緣堂再筆》、《子愷近作散文集》、《教師日記》等。
  豐子愷的隨筆彌補了現代散文輕視日常瑣碎題材的欠缺。豐子愷是浙江桐鄉縣石門鎮人。他的故居“緣緣堂”是由豐子愷自己設計的。他在那裡安居多年,繪畫作文,度過了創作生涯的黃金時代。在抗日戰爭時期,“緣緣堂”毀於戰火。1985年9月15日,在豐子愷含冤逝世十周年之際,其家鄉人民在原址按原樣重建的“緣緣堂”落成,成為當地一個清秀雅致、詩意盎然的人文景觀。

 

1975年9月15日我國著名美術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逝世。_歷史上的今天
豐子凱先生的畫“巨宅鎮國土,謳歌致太平”

9月15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