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99年>> 9月20日

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的夫人賴莎

1999年9月20日

1999年9月20日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的夫人賴莎_歷史上的今天
戈巴契夫與妻子賴莎

1999年9月20日凌晨2時55分,在國際舞台上曾出盡了風頭的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的夫人賴莎·戈爾巴喬娃,與白血病抗爭了幾個星期之後在德國北部的曼斯特大學醫院因救治無效與世長辭。作為一個不擔任政治職務的第一夫人,賴莎的去世在西方引起的震動是罕見的,德國各家報紙都以大幅照片、整版的回憶文章悼念這位在蘇聯時代發揮了特殊作用的非同尋常的人物。
  1999年7月,賴莎在俄羅斯被確診患了不治之症——白血病,德國最好的專家竭盡全力對她進行治療。最初的化療效果好像不錯,但醫療小組的領導人托馬斯·畢希納教授一開始就對戈巴契夫說,病情兇險,沒有治癒的保證,化療本身也有危險。賴莎的病情很快又惡化了,醫療小組決定以骨髓移植的辦法作最後一次努力。賴莎的妹妹被選中為骨髓捐贈者,立即從俄羅斯趕到德國。然而,由於賴莎的循環系統經歷了一次休克,體質急劇下降,已不能接受骨髓移植了。
  戈巴契夫伉儷情深,有口皆碑。戈巴契夫曾說,賴莎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珍貴的禮物。7月病情確診後,戈巴契夫說這不啻是一場“七月雪”。在德國治療的9個星期中,他晝夜陪伴在側。賴莎病逝之後,戈巴契夫在搶救室里一直握著她早已冰冷的手,大聲地哭泣著,足足兩個小時後才搖搖晃晃地走出醫院返回旅館。他雙眼紅腫,面色蒼白,精神完全垮了。當天晚上8時40分,戈巴契夫在女兒的陪同下又一次來到醫院與愛妻告別。21時30分,戈巴契夫返回旅館,在前廳遇到俄羅斯作家艾特馬托夫,他對後者說:“我不孤獨,我的女兒和外孫將和我共同生活。”
  賴莎來德國治病後,德國政要一直非常關注。前總理科爾始終和戈巴契夫保持電話聯繫,噓寒問暖。科爾為此還在《世界報》上發表署名文章,稱讚賴莎是一位“非常聰穎、非常活躍、非常有影響的”婦女。施洛德總理在法國聽說賴莎病重後,立即趕往曼斯特,安慰戈巴契夫。臨別時,施洛德兩眼含淚,與戈巴契夫緊緊擁抱。在賴莎住院期間,醫院門前每天都堆滿了各方面人士送來的鮮花。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倫敦稱讚賴莎是一位“有學識、善於辭令、有魅力的”女人,“她對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法國總統席哈克以“法國人民的名義”向戈巴契夫表示慰問。教皇保羅二世也致電戈巴契夫,表示“深切的悼念”。
  22日,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派出了一架“圖-154”型專機接運賴莎的遺體返回莫斯科,戈巴契夫扶棺同行。賴莎——這位蘇聯前第一夫人、從西伯利亞小城羅布佐夫斯克走出來的哲學教授,在走完了67年的傳奇人生之路後,最後安息在莫斯科的新聖母公墓。

9月20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