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04年>> 10月12日

中國著名女作家丁玲出生。

1904年10月12日

1904年10月12日中國著名女作家丁玲出生。_歷史上的今天
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1918年就讀於桃源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預科,次年轉入長沙周南女子中學。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陳獨秀、李達等創辦的平民女子學校學習。在長沙等地上中學時,受到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1923年經瞿秋白等介紹,入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次年夏轉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學旁聽文學課程。1925年與胡也頻結婚,1927年開始小說創作。處女作《夢珂》於同年年底發表於《小說月報》,不久又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熱烈反響。1928年10月,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在黑暗中》。1929年冬,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韋護》。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出任左在線上關刊物《北斗》主編及左聯黨團書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1933年5月在上海被國民黨特務綁架,後轉至南京幽禁三年。1936年9月須黨的營救下逃離南京,經上海潛赴西安,不久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陝北保全縣。在陝北歷任西北戰地服務團團長、《解放日報》文藝副刊主編等職,並先後創作《一顆未出膛的槍彈》《夜》《我在霞村的時候》《在醫院中時》等解放區文學優秀作品。1948年完成了反映土改運動的優秀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曾被譯成多種外文。1951年獲史達林文學獎。新中國成立後,丁玲曾任中國文聯委員、全國文協(後改為作協)副主席、《文藝報》主編、《人民文學》主編、中央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並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在繁忙工作之餘,發表了大量小說,散文和評論文章。1955年和1957年被錯誤地定為“丁玲、陳企霞反黨小集團”和“丁玲、馮雪峰右派反黨集團”主要成員,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並被下放到北大荒勞動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間深受迫害並被投入監獄。1979年平反後重返文壇、先後出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並多次出訪歐美諸國。丁玲一生著作豐富,有些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有《丁玲文集》五卷。
  晚年的丁玲被罵成“左”,丁玲晚年曾說道::“我不管它‘左’還是右,我也不曉得什麼叫‘左’和右,我只曉得現在罵我‘左’的人,都是當年打我右的人!”

10月12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