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東湖

東湖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浙江安市城區東部。《方輿紀要》卷94瑞安縣:東湖“在城東北。源出白岩諸山,引流經縣北,至帆游山接會昌湖,直達永嘉南門”。

②在今浙江臨海市城區東隅之東湖公園。《方輿紀要》卷92台州府:東湖在“府東三里,宋錢暄所浚,周十餘頃,瀦眾山之水,引以灌溉”。

③即當湖。在今浙江平湖市城區東。《清一統志·嘉興府一》:當湖“俗呼東湖”。

④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六里箬��山(一名鳥門山)下。漢代以來開鑿山石以建造越城(今紹興城),鑿出許多岩洞,漸形成人工湖。清光緒間, 邑陶濬宣建書院於此。

⑤在今浙江浦江縣西南。《方輿紀要》卷93浦江縣:東湖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⑥在今福建福州市東北三里。《元和志》卷29福州:東湖“在縣北三里”。《方輿紀要》卷96福州府西湖”條:“又有東湖,在府東北三里。亦嚴高所鑿,引東北諸山溪水注之,周二十里。二湖與海潮汐通,引流溉田,為利甚溥。”

⑦一名萬婆湖。即今福建泉州市東東湖。唐歐陽詹有《泉州泛東湖序》。《方輿紀要》卷99晉江縣:東湖在“城東一里。境諸湖,此為最大。唐時周四十頃,後漸壅塞。宋慶元六年,郡守浚之,積土湖中為四山,置斗門四。於西南隅引為放生池,歲久浸底。淳祐三年,守顏頤仲復浚,又積土湖為三山,郡人因名湖曰七星湖。後復廢。明朝天啟五年重浚。一名萬婆湖,有萬婆祠”。

⑧在今江西南昌市內。《水經·水注》:“東大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與城齊。南緣回折至南塘,本通章江,增減與江水同。漢永元(平)中,太守躬築塘以通南路,兼遏此水,冬夏不增減。水至清深,魚甚肥美。每於夏月江水溢塘而過,民居多被水害。至宋景平元年,太守君西起堤,開塘為水門,水盛則閉之,水多則泄之, 自是居民少患矣。”明代東湖又分西、北二湖,故南昌城中有“三湖九津”之說。

⑨在今江西安福縣東南。《方輿紀要》卷87安福縣:東湖在“縣東南十五里。《輿地誌》:湖有石窟,容百人,其魚味如蜜。一名蜜湖”。

⑩在今江西宜春市東。《輿地紀勝》卷28袁州:東湖“在州東城外三十步。郡守祖無擇於湖上建亭榭為游觀之所。有樂遜廉堂、遜堂休亭、銷暑風亭、月台、采香閣、採珠閣。南軒為書東湖扁榜”。《清一統志·袁州府》:東湖“歲久堙廢。嘉定十三年開浚,後復廢”。

(11)亦名督軍湖。在今江西波陽縣城東。《寰宇記》卷107饒州鄱陽縣:“東湖在城東,又名督軍湖,吳芮習水戰處。”

(12)在今河南新蔡縣東。《方輿紀要》卷50新蔡縣:東湖“在縣城東。周四十餘里。今堙廢,僅餘十之一”。

(13)一名秋湖。在今河南許昌縣東。《方輿紀要》卷47許州:東湖“在州東二十五里。湖本二,合為一,潩水經其中。多菱芡、魚蝦之利。元時設提官主辦歲課”。

(14)在今湖北荊沙市荊州區(故江陵縣)東南五里。《輿地紀勝》卷64江陵府:東湖“在公安門外五里佛華寺東北。張商英建,旁敞蓮湖,廣袤數里。時與名賢泛舟游賞。有《東湖賦》”。

(15)在今湖北天門市東郊。《方輿紀要》卷77景陵縣:東湖“在縣東。地脈迤邐,為洲坻,盤旋於湖中,凡數層”。《清一統志·安陸府》:東湖“在天門縣東門外,廣袤二里。中有洲”。

(16)在今湖北 * 縣東。《方輿紀要》卷78 * 縣:東湖“在縣東五里。廣袤數里”。

(17)在今湖北宜昌市東五里。《明一統志》卷62荊州府:東湖“在府城東五里。廣袤數十里,為一郡勝概”。

(18)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城區東郊。《輿地紀勝》卷66鄂州:東湖“在城東四里。湖上有東園,為近城登覽之勝”。1950年闢為東湖風景名勝區。

(19)在今湖南湘陰縣南十里。《方輿紀要》卷80湘陰縣:東湖,“其上流為撥水江,俗名北水江。《志》雲,縣東六十餘里有白鶴、玉池、岩諸山,其水皆會流於同含口,經縣城東南,謂之水。宋紹聖中,改流經城南一里,因名撥水。縈紆凡三十里入東湖,為邑之巨浸,下流入湘江”。

(20)在今海南省瓊山市東十五里。《明一統志》卷82瓊州府:東湖“相傳昔有富家居此,因大風雨陷而為湖”。

(21)在今四川崇州市城東南。《方輿勝覽》卷52崇慶府:東湖“有趙清獻留題”。《方輿紀要》卷67崇慶州:東湖“在州治東南。又治西有西湖,治北有罨畫池。舊時導江水入城,環繞州治,瀦為湖池,稱佳勝”。南宋詩人陸游蜀州,寫有《秋日憶東湖》詩。

(22)在今雲南通海縣西。《方輿紀要》卷115河西縣:“東湖在縣(今河西鎮)東南二十里,延四百步,袤三百步。其北有西湖,延百步,植堤蓄水,資以溉田。”

(23)在今陝西鳳翔縣東門外。即蘇軾詩《鳳翔八觀》之一。《方輿紀要》卷55鳳翔縣:東湖“雍、渭二水所溢,稱城東之勝”。

(24)在今寧夏同心縣東北韋州鎮。明嘉靖《寧夏新志》卷3韋州所:“東湖在城東一里。”《方輿紀要》卷62韋州所:東湖“湖北三里又有鴛鴦湖,互相縈注,所境田,多藉以灌溉”。


(1)在浙江省紹興市東郊、箬��山北麓。漢代以來開山採石,日久挖成深塘,積水為湖泊。峭壁奇岩,合抱一湖,直插水底。湖中有石橋九座,將湖區分成三片;有陶公、仙桃兩洞,皆可通舟。山水相融,天然成趣。湖畔有香積亭、飲淥亭、聽湫亭等景點。還有為紀念辛亥革命先烈陶成章而建的陶社。(2)在浙江省臨海市區東。後山山宮溪諸水在此匯流入靈江。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郡守錢暄主持開拓成湖。經歷代疏浚修葺,今有前湖、後湖、小鑑湖,中有堤橋相連。湖中建有湖心亭、半句亭、逢源亭、小瀛洲、忠逸祠等。湖東岸有楊哲商(徐錫麟學生)衣冠墓。1962年明代抗倭名將譚綸畫像碑和戚繼光表功碑移置小瀛洲。(3)又稱七星湖。在福建省泉州市東郊。唐貞元九年(793年),泉州太守席相在此設宴,歡送歐陽詹等八人赴長安應試。唐代湖旁建有“二公亭”,紀念席相和謫居來泉的宰相姜公輔。歲久湖淤亭塌。南宋慶元六年(1200年)浚湖,積淤土為小山四座,淳祐三年(1243年)重浚,又積三座,合稱“七星墩”。“星湖荷香”為“泉州十景”之一。附近有少林寺遺址。唐歐陽詹有《泉州泛東湖序》。(4)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郊,故名。以湖為中心,1950年闢建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87平方千米,其中水面33平方千米。湖中港汊交錯,素有“九十九彎”之稱。湖岸曲折,吞吐奇麗,加以大湖之外連小湖,小湖左右又連湖,起伏隱現,莫窮其盡。南岸山巒吐秀,校舍林立;東岸叢林飛翠,療養佳境;北岸蘆荻含碧,漁舍井然;西岸風景最為集中,有水雲鄉、聽濤軒、行吟閣、瀕湖畫廊、屈原紀念館、長天樓、魯迅廣場,並有梨園、橘園、竹園、蓮池、魚塘等。景區依自然環境分為聽濤、磨山、落雁、白馬、吹笛、珞洪等6個遊覽區,風景名勝點70多處。其中聽濤區、磨山區為遊覽中心。在18千米環湖線上,依勢就形點綴著各具特色的集粹園、藏珍園、傲雪園、楓葉園。重建的楚風園矗立於東湖之濱。為武漢遊覽勝地,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5)又稱後官湖。在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城廂鎮南約3千米。屬沉溺型河流堰塞湖。湖岸曲折多灣。湖面海拔20.5米,有面積63.1平方千米,圍墾後現有面積34.4平方千米,最大水深2.1米,蓄水量0.55億立方米。湖水可直排入長江。(6)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區,依江傍城。呈牛角彎形,水面寬千餘畝,碧波蕩漾,荷葉田田,魚鳥翔集,環湖垂楊飄絲,竹影婆娑。宋蘇軾曾題“東湖”,石刻已佚。湖邊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翼王亭和石達開祖母碑。原有漢代的東井,已湮沒水中。春夏間傍晚,沿江小燕飛回東湖,落在荷葉上過夜,簌簌沙沙,美其名為“蓮塘夜雨”。湖中有種魚養殖場,並產蓮藕,藕粉馳名中外。(7)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是省內惟一的唐代園林。據《新繁縣志》記載,唐宰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任西川節度使時,為造福於後人,在新繁勾氏盤谿,開鑿東湖,並在湖邊手植三柏二楠。爾後新繁人不斷引水建亭,種花植竹。北宋王安石之父王益任新繁縣令時,曾作《東湖瑞蓮歌》長詩,盛讚東湖蓮開並蒂的美景。其後龍圖閣直學士梅摯又和《東湖瑞蓮歌》一首,從此名聞遐邇。湖占地1.8萬平方米,水面 5000 平方米。園內之山乃鑿湖之土壘成,若蝙蝠偃臥湖上,故名蝠崖。湖水由湔水注入,迴環縈繞,自然天成。樓台亭閣、廊軒橋榭、堂廡舫祠各式俱備。布局錯落有序。植被以高大喬木為主,輔以古藤幽篁,頗有“高林巨樹,垂葛懸藤”之古風。還植有桃荷桂梅等花卉,四季芬芳,美不勝收。(8)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內東南隅。面積 5292 平方米。相傳漢王劉邦曾飲馬於此,俗稱飲馬池。現存有“神龍能作蒼生雨,飲馬常懷赤帝風”的石刻。東湖地形低洼,每遇秋雨,頗為民患,清嘉慶、光緒年間,曾兩次修整。建國後,先後兩次清污泥,修牆,使東湖面貌一新。(9)在陝西省鳳翔縣東門外。相傳周文王時曾有鳳凰在此飲水,因名飲鳳泉。秦代屬橐泉宮。隋開皇年間建岐陽宮。分內外二湖,內湖是宋文學家蘇軾任鳳翔府判官時重疏,外湖是清光緒年間鳳翔知府開鑿,統名曰東湖。全湖面積約0.14平方千米。外湖有山莊、苗圃、蓮塘等;內湖有不繫舟、洗硯亭、來雨軒、君子亭、春風亭、鴛鴦亭等建築,並有三公(周公、召公、太公)祠和蘇公祠,已改建為鳳翔博物館,列有關東湖詩文石刻多塊,以蘇軾自贊石刻最膾炙人口。(10)即“東錢湖”。

紹興東湖

武漢武昌東郊東湖景區示意圖

詞語分解

  • 東湖的解釋 湖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東郊,為 楊汊湖 、 湯林湖 、 郭鄭湖 、 喻家湖 、 牛巢湖 等的總稱。全部面積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平方公里。碧波萬頃,山容水態,為著名風景區。其四周:湖南,山巒
  • 東的字典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湖的字典解釋 湖 ú 陸地上聚積的大水:湖泊。湖澤。湖灘。湖盪。湖光山色。 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兩湖。湖廣。 指中國湖州(舊地名,在今浙江省吳興縣):湖筆。湖縐。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酆都縣

明洪武十三年 改豐都縣置,屬忠州。治所即今四川豐都縣。清初屬重慶路,雍正十二年 改屬忠州。民國初屬四川東川道。年直屬四川省。年改為豐都縣。 古舊縣名。隋義寧二年年析臨江縣置豐都縣,治今重慶市豐都

東湖_東湖介紹_歷史知識
東湖_東湖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東湖_東湖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