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官

侯國官怎么寫好看

侯國官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類名。國既是政區,也是漢代至南北朝地方政權的組織形式之一,其地位相當於縣。漢初實行縣與分封的 * 制,列侯的封國稱為侯國。分封功臣為列侯,其目的也和封同姓王一樣,都是為了拱漢代的中央政權。西漢侯國是相當於縣的行政單位,有的侯雖僅食一鄉,然皆脫離來的縣而獨立為侯國。至東漢時,除縣侯外,還有都鄉侯、鄉侯、都亭侯、亭侯各級,都鄉侯以下不再從原來的縣劃出而另立為國,僅食封戶的租稅而已。至於侯國的官制,西漢初,侯在其國內可以自行設定官吏,徵收賦稅;至武帝時改侯國令、長為相,由中央直接派遣,主治民,對列侯不稱臣,但將其應得戶租交與列侯。由於武帝以後取消了侯國自置官吏、徵收賦稅的權力,而由朝廷直接控制的侯國相來治民,相以下的官屬當與縣同,是上屬於郡國的獨立系統,因而相併不是侯的臣屬。侯的官屬惟有家臣,據《漢書·百官公卿表》所記,西漢時有家丞、庶子、行人、洗馬、門大夫五職,東漢時裁省行人、洗馬、門大夫,僅留家丞、庶子兩職,其所食封戶不足一千的則僅置家丞一人。三國沿置侯國,其設官有相,職如縣令;家臣有家令、家丞、傅、監國謁者、庶子、文學等。晉與南朝亦置侯國,以相當縣令、長之職;家臣之制不詳。自漢武帝以至南朝,名義上雖置侯國,其實侯只是寄食所在縣邑的一個寄生階層;北朝的侯則惟有食邑,連名義上的侯國亦不設。

詞語分解

  • 侯國的解釋 .侯爵的封地。《漢書·地理志下》:“訖於 孝平 ,凡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汝水》:“ 潁川郡 有 成安縣 ,侯國也。” 清 王鳴盛 《
  • 官的字典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於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歷史官職推薦:朝大夫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一說為周朝置。王族子弟采邑的家臣在朝廷供職者,負責把朝廷政令向采邑君長傳達。《周禮·秋官》:“朝大夫,每國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掌都家之國治,日朝以聽國事故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侯國官歷史

相關歷史

侯國官_侯國官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