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太祝

太祝

官名。即“大祝”。①一說為殷朝六大之一。《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鄭玄註: “此蓋殷時制也。”②西周始置,歷代沿置。西周時為眾祝官之長,掌祭祀祝禱等事。秦朝有太祝令、丞,屬奉常。漢初因之。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屬太常,後更名祠祀。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更名廟祀。東漢復稱太祝令、丞。晉、宋、齊、梁、陳、後魏、北齊皆因之。西魏、北周春官府設“太祝下大夫”,簡稱太祝,員一人。隋初太常寺置太祝署,有令、丞一員,太祝二員,煬帝罷署而留太祝八員於太常寺。唐以後因之。唐五代置六員,正九品上。北宋前期常以數十員為額,元豐(1078—1085)改制僅留一人。金太祝從八品。遼置十員於太常禮儀院,從八品。明初亦置,至成祖即位後革。清改為讀祝官。③ 《周禮·春官》宗伯屬官。下大夫或上士爵。屬官有小祝。主持禋祀、祭神、喪事、天災、征伐、會同等的禱辭祝號。


官名。也寫作“泰祝”或“大祝”,掌祝辭和祈禱等事。商朝始設此官,為六太之一。周禮春官之屬有太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而祈福祥。秦漢有太祝令丞,晉、宋、齊、梁、陳、北魏、北齊皆沿置;北周周官;至隋置太祝署太祝令丞,煬帝罷署。唐初有太祝七人,掌讀祝文,出納神主。唐以後歷代多沿置,清朝改稱讀祝官。參看《周禮·春官·太祝》、《通典·職官七·太常卿·太祝》、《清史稿·職官二·太常寺》。

太祝字典分解

太祝的解釋 [an offical who holds to offer sacrifice to gods or ancesters] 官名。為太常寺的官,主管祭祀 為太

太的解釋 太 tài 過於:太長。 極端,最:太甚。太平。 高,大:太空。太學。 很:不太好。 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舊時尊稱別人的母親)。 筆畫數:4

祝的解釋 祝 zhù 表示對人對事的美好願望:祝福。祝壽。祝捷。祝辭。馨香禱祝。 古代指男巫。 在神廟裡管香火的人:祝融。廟祝。 斷:祝髮(f?)(斷髮,後指僧尼削髮出家

不妨一看:太極兩儀【歷史典故】

借指天地。《紅樓夢》第一○二回:“伏似太極兩儀,絪縕交感。” ●《易· 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太極: 太一,一為宇宙的本體。兩儀: 陰陽。儀,匹配。四象: 四時。八卦:表示事物八種性質的名稱: 坤、艮、坎、巽、震、離、兌乾。“繫辭”說,宇宙分為天地兩部分,天地又分四時之象,四象派生出八卦,八卦能指導人趨吉避凶。

太祝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