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社學

社學

學校名。古代鄉紳主持的教育場所。始於元代。世祖至元七年(1270)頒布立社令文,每五十家立一社,每社設立學校一所,選擇通曉經書者為學師,於農閒時令子弟入學,先讀《孝經》、《國小》,次及《大學》、《論語》、《孟子》等,以達到“各知孝悌忠信,敦本抑末”的目的。二十五年,全國社學達二萬四千餘所。世祖以後,社制逐漸破壞,許多地方社學隨之廢棄。明初復興。洪武八年(1370)下令延師以教民間子弟,兼讀《大誥》及本朝律令。正統時,許社學學生補州縣學生員。弘治十七年(1504),令各府、州、縣建立社學,選民間幼童十五歲以下者送入讀書,講習冠、婚、喪、祭之禮。後久廢不行。清代於每鄉置一所,擇文行優者充社師,免其差徭,量給廩餼。凡近鄉子弟十二歲以上者令入學。中葉以後,逐漸成為舉辦地方團練之所。鴉片戰爭時期,廣東人民曾利用社學編練義勇,以抗擊英軍。《南京條約》簽訂後,廣州周圍各鄉社學互相聯絡,共同禦侮,尤以昇平、東平、南平、隆平等社學名聲最著。

社學字典分解

社學的解釋 [schools in Ming or Qing Dynasty] 明、清時期官府在鄉鎮設立的學校

社的解釋 社 shè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禮: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後用以借指國家)。 團體或機構:

學的解釋 學 (學) xué 效法,鑽研知識,獲得知識,讀書:學生。學徒。學習。學業。學友。學者。學閥。學制。學歷。學步邯鄲(譏諷人只知模仿,不善於學而無成就,亦作“邯鄲

多學一學:社稷臣【歷史典故】

源見“社稷”。謂關係國家安危之重臣。《史記.袁盎鼂錯列傳》:“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唐 杜審言《泛舟送鄭卿入京》詩:“帝坐蓬萊殿,恩追社稷臣。”清 李漁《玉搔頭.擒王》:“朝野爭夸社稷臣。”

社學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