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赤

站赤怎么寫好看

站赤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元代驛傳的蒙古語音譯。意為掌驛站者,亦作站驛或驛站。《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蓋以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古人所謂置郵而傳命,未有重於此者焉。”成吉思汗時始在境內設定。元朝建立後,全國遍設站赤。據至順二年(1331)成書的《經世大典》記載,總數達一千五百多處(不包括西北諸汗國的驛站在內),形成以大都為中心的交通網。驛站東北達奴兒乾之地(黑龍江口一帶),東達高麗,北達吉利吉思部落(今葉尼塞河上游),西南達烏思藏宣慰轄區(今西藏地區),南達安南、緬國。分水站、陸站。陸站又有馬、牛、車、轎站和步站之分,遼東龍江下游地區則另有狗站。至元二十六年(1289)為運送外國使臣進貢之便,特設從泉州至杭州的海站,二十八年即罷。世祖初全國站赤由中書省管理。至元七年設立諸站都通使司,後改名通政院。至大四年(1311)漢地站赤屬中書兵部,蒙古站赤屬通政院。延祐七年(1320)統一由通政院掌管。地方站赤初由本府、州、司、縣兼管,後定製皆直隸於路。大站設驛令,小站設提領。承擔站役的民戶稱站戶。元政府規定,只有軍政事務才許乘驛,須持有鋪馬聖旨圓牌或札子等憑證。後制度日濫,站戶不堪其役,多有逃亡,鋪馬短缺,站赤制度日益衰敗。

詞語分解

  • 站赤的解釋 蒙古語的音譯。 元 代驛站。《元史·兵志四》:“ 元 制,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蓋以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古人所謂置郵而傳命,未有重於此者焉。凡站,陸則以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其給驛傳璽書
  • 站的字典解釋 站 à 立,久立:站立。站崗。站起來。 停:站住。站住腳。 中途停留轉運的地方:驛站。站台。火車站。起點站。 分支辦事單位:保健站。防疫站。供應站。 坐 筆畫數:; 部首:立; 筆順編號:
  • 赤的字典解釋 赤 ì 紅色,比朱色稍暗的顏色:赤血。赤字。 真誠,忠誠:赤誠(極其真誠)。赤忱。赤子(純潔無暇的初生嬰兒,古代亦指百姓)。赤膽忠心。 空無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腳(光腳)。 筆畫數:

歷史知識推薦:蘇昌

一名蘇城。在今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東北。清寧古塔副都統駐今黑龍江寧安市轄地。鹹豐十年沙俄強迫清朝政府訂立不平等的《北京條約》,被帝俄侵占。年月蘇聯政府改為帕爾季占斯克,意為“游擊隊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站赤歷史

相關歷史

站赤_站赤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