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36年>> 2月18日

紅軍東征

1936年2月18日

1936年2月18日紅軍東征_歷史上的今天

紅軍東征紀念館
  1936年2月18日,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毛澤東發布東征命令,紅一方面軍以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的名義進行東征。剛結束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紅軍,又將他們的行程轉到了山西的戰場。
  自從瓦窯堡會議確定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方針後,中國共產黨及時制定了新形勢下的軍事戰略:1936年,應準備直接對日作戰的力量,猛烈擴大紅軍,紅一方面軍的行動,應放在打通抗日路線和鞏固擴大現有根據地的基礎上。根據這個戰略,東征很快就提到了日程上來。
  在東征命令發出的同一天,毛澤東在紅一方面軍團以上幹部會議上作了關於東征形勢與任務的報告。他指出東征任務:一是到外線打擊軍閥閻錫山,並調動他在陝北的4個旅的兵力,粉碎敵人對陝北根據地新的“圍剿”。二是配合北平一二九學生抗日愛國運動和全國反內戰高潮。三是壯大自己的力量,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現。毛澤東強調說: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渡過黃河。東征命令發布之後,紅一兵團、紅十五兵團主力冒著嚴寒,發起東征戰役,衝破了閻錫山的防線,勝利渡過黃河。此後,劉志丹、宋任窮紅二十八軍也渡河參戰。
  紅軍東徵引起了蔣介石的恐慌。為了保存抗日力量,促進國內統一戰線工作的開展,在東征取得預期目標之後,中共中央決定及時結束東征。當年5月,毛澤東、彭德懷指揮東征軍西渡黃河,於5月5號全部返回陝北休整。同日,毛澤東,彭德懷發表《停戰議和一致抗日》的通電,實際上向全國宣布,黨的“抗日反蔣”政策已經轉變為“逼蔣抗日”政策。
  歷時75天的東征在軍事和政治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東征共斃傷俘敵軍1萬7乾多人,迫使原來侵入陝北的國民黨晉綏軍撤回山西,鞏固了陝北根據地的東部地區,發展壯大了紅軍和根據地的力量。紅軍在山西20多個縣開展民眾工作,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為我們黨以後開闢抗日根據地打下了基礎。

1936年2月18日紅軍東征_歷史上的今天

東征紅軍將領聶榮臻(左三)、彭德懷(右一)

2月18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