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65年>> 2月18日

甘比亞在大英國協內實行獨立

1965年2月18日

1965年2月18日甘比亞在大英國協內實行獨立_歷史上的今天

甘比亞國旗
甘比亞共和國位於非洲大陸最西部,面積10367平方公里,東西長三百多公里,南北寬22—48公里,國土形狀似中國古時的玉如意。由於它東、南、北三面被塞內加爾所懷抱,西臨大西洋,被人們稱為“國中之國”。甘比亞河自東向西橫貫全境,注入大西洋。甘比亞以這條河流而得名。甘比亞人口81.7萬,主要有曼丁哥族、富拉族、沃洛夫族等5個部落。國內90%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基督教、天主教和拜物教。甘比亞的語言以曼丁哥語為主,官方語言為英文。它的首都是班珠爾,有人口4.6萬。
甘比亞人民遭受西方殖民主義數百年統治,直到1965年2月18日才取得獨立,1970年4月24日,甘比亞宣布成立共和國。
甘比亞是農業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80%以上,以種植和出口花生為主。甘比亞河兩岸有大面積的沖積平原,表層數十厘米厚的土層非常適合花生的生長。甘比亞種植花生的歷史悠久,19世紀中葉起,花生就是它的主要出口農產品,花生出口占出口總額的70%。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狀態,甘比亞政府提出經濟多樣化的方針,擴大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的種植,積極發展旅遊業,搞活對外貿易,使國民經濟有所發展。甘比亞的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穀子、高粱、大米等,但由於各種原因,糧食還不能自給。
甘比亞有48公里的海岸線。藍海白浪,細軟的沙灘,熱帶風光的椰林,非洲式的草屋旅遊營地,吸引了國內外的眾多旅遊者。瀕臨大西洋的班珠爾港是國際海運港口,首都近郊有國際機場,航班連線倫敦等城市。這些條件,加上政府採取鼓勵私人向旅遊業投資,同外資合營或聯營等措施,使甘比亞旅遊業得以較快地發展,成為甘比亞主要的創匯產業之一。
對外貿易在甘比亞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年財政收入的70%來自進出口稅收。甘比亞轉口貿易活躍,進口額的2/3轉銷到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馬里等鄰近國家,為國家增加了外匯收入。1976年至1985年間,由於自然災害等原因,甘比亞國民經濟曾陷入嚴重的困境。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都大幅度下降,財政赤字增加,市場匱乏。為扭轉這種局面,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政府於1985年8月開始推行5年經濟恢復計畫,採取了一系列調整措施,如大力發展農業,提高花生收購價格,鼓勵出口;開放價格,提高銀行利率,吸引外資;精減機構,節約開支等等,經過幾年努力,經濟恢復計畫取得了初步成效。1974年12月14日,我國與甘比亞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2月18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