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新橋鎮

新橋鎮

①金置,屬樂亭縣。在今河北樂亭縣西南三十里。元設新橋海口巡司。明萬曆中設新橋營,與昌黎之赤洋營、撫寧之牛頭崖營為海口三營。

②一作莘橋鎮。在今河北高陽縣東南十五里莘橋村。《元豐九域志》卷2: 博野縣有 “新橋一鎮”。即此。

③即今上海市松江縣東北二十里新橋鄉。清光緒《江蘇全省輿圖》: 華亭縣東北有 “新橋”。

北宋置,屬東阿縣。在今山東東阿縣 (銅城鎮) 南舊城。金天會十一年 (1133) 徙東阿縣治此。明洪武六年 (1373) 徙東阿縣治今平陰縣西南東阿鎮。


(1)古鎮名。(1)在今河北省蠡縣東北。《元豐九域志》:永寧軍博野縣有新橋鎮,即此。(2)在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金史·地理志》:灤州樂亭縣有新橋鎮,即此。元末設新橋巡檢司。明設新橋營。(2)今鎮名。(1)在上海市松江區東北部。面積39.8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2000。因舊有日新橋、又新橋,故名。1912年設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置鎮。為市副食品基地之一,有大型的肉雞場,並養殖蟹、甲魚、肉鴿等。有食品加工、製藥、搪瓷、禮炮等廠。鎮境西南角已被闢為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滬杭鐵路、滬杭高速公路經此。(2)在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東部、老澡港河兩岸。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小新橋,人口5000。清在村北河上建石橋,名小新橋。以橋名村。1949年為小新橋鎮。1955年改置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其間境域多有變化。1981年改名小新橋公社。1983年復為小新橋鄉,1991年改置新橋鎮。1995年由武進市劃入常州市。產稻、小麥、油菜籽、生豬、蜂蜜、淡水魚等。有機電、服裝、建材等廠。龍安公路經此。(3)在江蘇省江陰市東部。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8000。明初成村,名新橋里。因石拱橋在蔡港南端,又名南新橋;後簡稱新橋。1949年為馬嘶鄉,1951年改名新橋鄉。1955年省入塘市鄉。1962年析塘市公社建新橋公社。1983年復鄉,1991年置鎮。產稻、小麥、油菜籽、生豬、蠶繭、淡水魚、珍珠等。有毛紡、機械、化工、建材、服裝等廠。陽光集團設此。新陶公路縱貫中部並連線澄楊公路。(4)在江蘇省丹陽市東北部,北臨夾江。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6000。傳明在新開河道上建石橋,名新橋。鎮以橋名。1949年為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5年置鎮。產稻、小麥、油菜籽、蠶繭、生豬等。有燈具、羊毛衫、客車配件、油泵、絕緣材料等廠。通公路。(5)在江蘇省靖江市西南部。南瀕長江,西與泰興市交界。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5.9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街(原名唐大圩),人口8000。1950年設九圩鄉,1956年境內青龍港上建新石橋,簡稱新橋;後駐地成街市,名新橋街。1956年改名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6年置鎮。2000年太和鎮併入。產稻、小麥、棉花、油菜籽、大豆、甘薯等。有水泵、不鏽鋼泵閥、化工機械、食品機械、衝壓件等廠。有長江夾港汽渡。七八等公路經此。(6)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中部,北鄰鹿城區。面積8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1.1萬。鎮以駐地有新橋得名。1949年為新橋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7年置鎮。原屬鹿城區,1992年劃屬甌海縣。為省百強鎮和工業衛星鎮。產稻、油菜籽、席草、柑橘等。工業以製鞋為主,並有陶瓷、五金、機械、塑膠、包裝等廠。有聞名全國的鞋類專業市場。金溫鐵路橫貫,設貨運總站和編組站。溫瞿公路經此。河運便利。有蠟紙、製鞋等廠。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和溫州市農科所、市農校、市工業機械學校駐此。古蹟有白泉古井、明建臥雲庵等。(7)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南部,南鄰溫嶺市。面積12.9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5600。以橋得名。1931年置鎮,1947年易鎮為鄉,1958年後改公社,1983年復為鄉,1985年復置鎮。盛產稻。工業發達。有五金、模具、機械、電子、化工設備、篩網濾布、印刷等廠。為全國以塑膠拋秧盤、收割機、遮陽網為主的農用產品最大生產基地。商貿昌興。公路通路橋。(8)在福建省長汀縣城東北部、汀江上游。面積134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3920。1958年設新橋鄉,同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3年置鎮。昔時當地木橋常被洪水沖毀,屢建新橋,故名。產稻、烤菸、花生、竹木等。洋萬公路經此。(9)在浙江省象山縣中部,東瀕東海。面積66.7平方千米。人口2.9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1050。相傳村中石橋落成時,由新娘開橋,名永新橋,簡稱新橋,並以此名村。1951年為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置鎮。產稻、柑橘、生豬、白鵝等。有針織、棉織、建材、機械、鹽業等廠。為縣中部重要集市。公路通縣城。古蹟有黃公岙山海樓。(10)在安徽省銅陵縣東部。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2.8萬。鎮人民政府駐上爐鋪,人口1210。鎮處新橋河西岸,以橋得名。1957年設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94年置鎮。主產稻、小麥、油菜籽,盛產丹皮。有銅、鐵、硫、錳、煤、大理石等礦和化工、建築、食品、農機等企業。鳳凰山鐵路專用線及鳳順公路經此。(11)在福建省漳平市北部、九龍江上源新榕河沿岸。面積498平方千米。人口3.6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550。明為和睦里,後因新橋浮橋,改今名。1949年設新橋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鎮。產稻、木材、花生、香菇、柑橘等。有煙煤、螢石等礦。有造紙、膠合板等廠。鷹廈鐵路、嶺和公路經此。(12)在山東省費縣東部。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5.2萬。鎮人民政府駐石橋,人口3000。1952年分屬費縣、汪溝二區。1958年設石橋鄉;同年秋成立石橋公社,同年冬改為石橋區。1971年改稱石橋公社。1981年改名新橋公社。1985年建新橋鄉,2000年設鎮。祊河流經。主產小麥、玉米、甘薯,並產獼猴桃等。有棉織、地毯、針織等廠。境內有西蔣龍山文化遺址。(13)在湖南省衡山縣西北部。面積77.3平方千米。人口2.6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街,人口1800。清雍正元年(1723年)當地人們為了防治水患,將涓水河上木橋改成石橋,稱新橋,鎮以橋名。1950年屬衡山縣十二區,1953年屬第四區。1956年設新橋鄉,後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1995年貫底鄉併入。主產稻,並產甘薯、豆類、茶葉。礦產有煤、重晶石、瓷泥。有圩場,為衡山、雙峰、湘潭、衡陽四縣邊境農副產品集散地。有公路通縣城。(14)在河南省項城市東南部。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6.6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2120。舊時村南泥河上有一石橋,後毀,1949年後又建一座新橋,因名新橋。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1988年改鎮。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芝麻等。有鐵工、麵粉、磚瓦、製糖、機械等廠。有公路北接洛界公路。古蹟有駱駝嶺遺址。(15)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北部。面積98.7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1630。鎮以駐地名。明初在附近驛道上建有石拱橋,1953年改建為公路橋,稱新橋,故名。1952年屬鄭家坪鄉,1958年屬火箭公社。1961年設新橋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置鎮。1995年合作橋鄉併入。主產稻,並產玉米、油菜籽、油桐、苧麻、生薑等。有建材、油脂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廠。有圩場。長永公路經此。(16)在廣東省高要市中南部。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3.8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圩,人口1.1萬。明永樂三年(1405年)稱錦市,趕集人要涉小溪。永樂八年建了新石板橋,改名新橋。1951年為高要縣二區,1954年改為四區。1958年設新橋鄉,1959年置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地處新興江西岸低丘平原區。產稻、大蕉、柑橘、橙等。有化工、汽車修配、製衣、農機、阻燃材料等廠。324國道、三茂鐵路經此。(17)在廣東省五華縣西北部邊緣。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圩,人口970。因樓下村(今新一村)建有鐵索木板橋,名新橋。鎮以村名。1949年設北樓鄉。1950年改設新橋鄉,1958年設管理區,1961年設新橋公社,1963年省入華城公社。1972年又析置新橋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建鄉,1993年建鎮。地處五華河支流新橋水流域,屬低山丘陵地形。主產稻、甘薯、大豆。腐竹製作普遍。有稀土礦,並有農機、竹器加工等廠。有公路南接205國道。(18)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東部。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5.2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圩,人口5200。橫跨麗江的石拱橋曰新橋,圩以橋名。1950年為玉林縣四區,1958年設紅旗公社,1959年改新橋公社。1962年改區,1968年復公社。1984年改鄉,1990年置鎮。產稻、甘蔗、菸葉、黃麻、茶葉、柑橙、荔枝、鳳梨等。所產“雲茂茶”有名。有農機、食品加工、紅磚等廠。有集市。玉北公路經此。(19)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西部。面積294平方千米。人口7.5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圩,人口1340。原名丁橋,1928年建新橋,改稱得名。1950年為賓陽縣七區,1958年設新橋公社。1962年改區,1968年復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置鎮。產稻、甘蔗等。手工業發達,有爆竹、製革、小五金、絲絨、竹器、木器等廠。為農貿集市。324、322國道和邕梧公路經此。(20)在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西北部。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3.3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3500。開集時新建一石橋,故名。1951年為新橋鄉,1958年為新橋公社,1983年復為新橋鄉,1985年置鎮。1992年街子、瓦子、雲鳳鄉併入。有土陶、機磚、糧油加工、鑄鐵、釀酒等廠。綿陽化工廠駐此。川陝、綿江平公路經此。(21)在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北部。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5.5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場,人口2800。清光緒年間集市建於新橋頭,遂名。1951年為新橋鄉。1958年為新橋公社,1981年更為遂安公社。1988年復為新橋鄉。1992年新橋、新太、鳳台三鄉合併置新橋鎮。糧、棉、油多種經營。有煉油、鑄鐵、預製、刺繡、木材加工、釀酒等企業。遂綿公路經此。古蹟有宋、清土瓦墓,岩墓群古蹟及陶俑、陶紡錘等出土文物。(22)在四川省資中縣西南部。面積57平方千米。人口2.9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1300。因橋而得名。1992年置新橋鎮,由原石廟、白廟、清平三鄉合置。主產油菜籽、花生、柑橘、蠶繭、生豬等。有煤等礦產。有農機、水泥、石英砂、採煤、耐火材料、農副產品加工等業。為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公路通重龍鎮和白雲山旅遊區。(23)在四川省榮縣西南部。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1.9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1760。傳舊時在溪上新建石橋,落成時由新娘踩橋云:新娘踩新橋,橋基萬年牢,故名。1949年為新橋鄉,1958年改新橋公社,1983年復名新橋鄉,1990年置新橋鎮。1995年永興鄉併入。主產花生、油桐、棬子。有磚瓦、製藥、農具、水泥預製等廠。為縣西南農副產品集散地。榮金公路經此。(24)在雲南省牟定縣中部。面積158平方千米。人口3.1萬。鎮人民政府駐新橋,人口5000。舊時,村西有一石橋,名“新橋”,村以橋名。1949年前屬東興鄉。1950年屬第一區,1951年為第五區,1958為先鋒公社,1961年為馬廠、冷水二公社。1966年為桃苴公社。1971年為馬廠公社。1984年改為新橋鎮。地勢西高東低,山巒起伏,屬半山區。產稻、玉米、小麥、油料、烤菸等。省屬牟定銅礦駐此。公路西南通縣城接錢牟公路,東接成昆鐵路甸心站。

新橋鎮字典分解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多看看:新墟【歷史地名】

①即今廣東高明市西新圩鎮,北接高要市界。清光緒 《廣東輿地全圖》: 高明縣西有新墟。②即今廣東湛江市西南湖光鎮西新圩村。光緒《廣東輿地全圖》 遂溪縣圖: 舊縣村西北有新墟。清光緒二十五年 (1899) 根據 《廣州灣租界條約》 劃入法租界地。③即今廣西桂平縣北金田鎮。《清史稿·洪秀全傳》: 鹹豐元年 (1851),太平軍 “七月,竄紫金山,山前以新墟為門戶”。清王定安 《湘軍記》 卷1: “烏蘭

新橋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