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縣

盱眙縣怎么寫好看

盱眙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西漢盱台縣置,屬臨淮郡,為都尉治。治所在今江蘇盱眙縣東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東漢許慎 《說文》: “盱,目也”; “眙,直視也”。《清一統志·泗州》: 盱眙故城 “城居山上,可以眺遠,故名”。東漢復改為盱台縣。三國廢。西晉復置盱眙縣,為臨淮治。東晉義熙七年 (411) 移今盱眙縣東北五里都梁山東北麓,為盱眙郡治。《宋書·臧質傳》: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 (451),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從廣陵北還,圍攻盱眙,臧質屯兵堅拒戰,軍大敗,燾乃解圍北歸。東晉兗州、宋南兗州、齊北兗州、北譙州均曾治此。隋屬江都郡。唐武德四年 (621)為西楚州治。後屬楚州。武德八年 (625) 移今治盱眙縣。光宅初改為建中縣,後復名盱眙縣。建中二年(781) 改屬泗州。北宋景德中又移治淮北泗州城中為州治,在今泗洪縣東南,盱眙縣對岸 (今已淪入洪澤湖中)。降淮南盱眙縣為鎮。南宋初縣入金,仍為泗州治。金明昌六年 (1195) 改為淮平縣。南宋復升盱眙鎮為縣,治今盱眙縣。先後為盱眙軍、招信軍治。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為招信路治。十五年 (1278)為臨淮府治。二十七年 (1290) 改屬泗州。清初屬鳳陽府,康熙中泗州寄此。雍正二年 (1724) 屬泗州。民國初屬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屬安徽省。1955年劃歸江蘇省


在江蘇省西部,北臨洪澤湖,與安徽省為鄰。屬淮安市。面積 2474.4 平方千米。人口73.2萬。轄13鎮、5鄉。縣人民政府駐盱城鎮。秦置盱台縣,屬東海郡,故治在今縣東北盱眙山麓。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項梁擁立楚懷王建都於盱台,歷六年。西漢改名盱眙,屬臨淮郡。因縣治初設聖人山,登臨其上,可以遠眺,故取“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即“高瞻遠矚”之意命名。《大清一統志》泗州直隸州:盱眙故城“在今縣東北。許慎曰:‘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城居山上,可以遠眺,故名”。東漢復名盱台,屬下邳國。西晉仍名盱眙。東晉置盱眙郡。東晉義熙七年(411年)移今縣東北都梁山麓。隋大業初,境內都梁山上盛產梁香草,煬帝在此置都梁宮,由此盱眙別稱“都梁”。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縣屬江都郡。唐改屬楚州,移治今址。宋屬泗州,後屬濠州、淮南東路。元屬泗州。明、清因之。1914年屬安徽省淮泗道,1927年直屬安徽省。1940年屬淮南津浦路東行政區。1949年屬皖北行署區滁縣專區。1955年劃歸江蘇省淮陰專區。1966年改屬六合專區。1971年六合專區撤歸淮陰地區。1983年屬淮陰市,2000年淮陰市改名淮安市。南部屬大別山余脈,系淮南山丘區;北部為平圩區及沿淮、沿湖窪地和灘涂。淮河、洪澤湖、淮河入江水道橫貫縣境。屬北 * 帶-南溫帶過渡氣候。農產以稻、玉米、小麥、豆類、薯類、油菜籽、芝麻、花生為主。山區林果、沿湖沿淮水產養殖業較發達。盛產蜈蚣、貓爪草、柴胡等中藥材。礦產有石灰石、凹凸棒黏土、大理石、硫鐵和礦泉水,其中凹凸棒黏土儲量居全國第一。有採石、水泥、釀酒、紡織、皮革、糧油加工、建材等工業。205國道經縣境東部。有全國最大的公路、油管兩用橋——淮河大橋。名勝古蹟有第一山、鐵山東陽城霸王城考城虎頭城、泗州城、禹王河、明祖陵等。紀念地有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淮南行駐地、新四軍五支隊令部、淮南銀行總行等。

詞語分解

  • 盱眙的解釋 縣名,在江蘇省西部之盱眙到盱眙。;;明; 黃宗羲《柳敬亭傳》詳細解釋張目上視。 唐 李邕 《<葉有道碑>序》:“先生盱眙長揖,揮手高謝。” 明 劉基 《拙逸解》:“先生俯而咍,仰而嘆,盱眙卻立。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鍾 (鍾) 家園堤 (隄)

在今江西樟樹市西南。《方輿紀要》 卷臨江府清江縣 “固本堤” 條下:鍾家園堤 “在府 今臨江鎮 東南十餘里。《志》雲,堤當袁、贛二水之沖,修築為艱。隆慶三年修城復壞,以沿堤皆沙礫,易於消潰也。萬曆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盱眙縣歷史

相關歷史

盱眙縣_盱眙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