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

二府怎么寫好看

二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亦稱“兩府”。西漢丞相御史大夫的合稱,也作為丞相、御史大夫的代稱。《漢書·向傳》: “今二府奏佞諂不當在位。”顏師古注引如淳曰: “二府,丞相、御史也。”東漢以稱司徒司空太尉徒。晉朝亦作為大司馬、大尉兩府的合稱。②十六國前涼時期“太府”與“少府”的合稱。③宋朝中書門下樞密院的合稱。宋初趙普任樞密使,禮遇與宰相同,號稱二府。後以中書門下掌政務,稱東府; 樞院掌軍務,稱西府,對掌最高國務,故並稱二府。④ 明、清對府同知的別稱。


1、西漢指丞相府和御史府,也指丞相和御史。《漢書·楚元王傳》:“今二府奏佞諂不當在位,歷年而不去。”註:“如淳曰:二府,丞相、御史也。”(見中華書局豎排本1944頁)。2、東漢指司徒府和司空府。《後漢書·光武帝紀》:“縣國不足直長吏可併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又《後漢書·朱樂何列傳·何敞傳》:“二府以為故事三公不與賊盜。”註:“二府謂司徒、司空。”3、十六國前涼時指太府和少府。4、西魏北周時指將軍府都督府。《周書·柳虯傳》:“(獨孤信)出鎮隴右,因為秦州刺史,以虯為二府司馬。”5、宋朝指中書省和樞密院。《宋史·職官二·樞密院》:“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中書、密院既稱二府,每朝奏事,與中書先後上殿。”6、明、清指知府和同知。因同知是知府的副職。

詞語分解

  • 二府的解釋 . 漢 代稱丞相與御史。《漢書·劉向傳》:“今二府奏佞讇不當在位。”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後漢書·何敞傳》:“二府聞 敞 行,皆遣主者隨之。” 章炳麟 《秦政記》:“ 武
  • 二的字典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別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府的字典解釋 府 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開封府。府尹。府治。府試。首府。 國家行

歷史官職推薦:中營官

官名。清朝西藏地方官員之一。掌治所屬各城軍民之政事。前藏設六品官五十九人,分轄四十三中營。後藏設六品官十七人,分轄十四中營。 唐古特官。清分設於前後藏,秩均為六品,屬唐古特營官。員額前藏共五十九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二府歷史

相關歷史

二府_二府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