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鎮

節鎮怎么寫好看

節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指置節度使之州、道。唐初,僅置於邊地,玄宗開元(713—741)中凡八節度使:磧西、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幽州劍南嶺南; 其後更增加兼改名號,大者連州數十,小者猶兼三四,父死子繼,世稱藩鎮。五代猶甚。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罷其,唯領本州府,遂地方行政機構,多稱某某軍,唯孟州河陽三城、襄陽府稱山南東道、太原府稱河東、鳳翔稱鳳翔、揚州稱淮南、江陵府荊南、成都府稱劍南西川潼川府稱劍南東川興元府稱山南西道; 南宋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遼朝如唐制,置節度使,另有軍名,稱某州某軍節度使,又有某州某軍節度副使同知節度使事、行軍司馬、軍事判官掌書記、衙官等。金朝大州置,另有軍名; 與、恤品、曷蘇館、胡里改等路置,無軍名; 領以節度使一員,並有同知節度使、副使、節度判官、觀察官等各一員。


指節度使。《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等節鎮。”明世宗嘉靖年間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明代張居正文忠集·書牘四·答總憲石塘》:“公正直清亮,人倫冠冕,淹處節鎮,未允物情,旦夕當別有處分。”

詞語分解

  • 節鎮的解釋 .指節度使。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上》:“族祖 天水 昭公 ,以舊相為吏部侍郎……公凡八任銓衡,三領節鎮,皆帶府號。”《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上》:“戊午,以 隴州 防禦使 相里金 為 陝州 節
  • 節的字典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線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官職推薦:司騎局

官署名。隋煬帝大業三年 改左右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後置,有參軍事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節鎮歷史

相關歷史

節鎮_節鎮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