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06年>> 9月14日

我國著名農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耕作學創始人之一沈學年出生。

1906年9月14日

1906年9月14日我國著名農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耕作學創始人之一沈學年出生。_歷史上的今天

 

沈學年(1906—2002),浙江餘姚人,我國著名農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耕作學創始人之一。他是最早來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任教者,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藝學系的早期創建者之一。他長期致力於高等農業教育和作物科研事業,為作物育種和建立發展我國耕作學領域做出了貢獻。
  ??1922年7月,沈學年考入南京江蘇第一農業學校。1926年畢業後升入南京東南大學農科,1928年轉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30年畢業後任浙江省稻麥改進所技士及浙江上虞五夫稻麥育種場技士兼主任。1932年到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任助教,1933年受聘於金陵大學任講師。1934年7月,去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院學習,獲碩士學位。1935年10月回國,即應聘來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後改組為西北農學院)任農藝組技師兼副教授。1940-1945年任國立西北農學院教授兼農藝系主任,同時還兼任教學試驗農場主任至1947年。此後任浙江大學農學院(後改建為浙江農業大學)教授,曾當選為第三、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六屆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第一至四屆委員。直至1989年退休。
  沈學年從事農業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始於30年代初期。他在浙江稻麥改進所和上虞縣五夫稻麥育種場時就開始蒐集省內外大量的稻麥農家品種,並以“一穗傳”的方法從事選育工作。1933—1934年在金陵大學工作期間,他發現了“1—3—86”和“寧波晚秈”兩個純系水稻的莖稈細健,抗螟力強。1935年,他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院撰寫完成《作物抗蟲育種》碩士論文。
  1935年沈學年來到陝西武功初創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任教,此後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他獻身黃土高原。在西北農學院任教期間,他在廣泛蒐集小麥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分別從潘氏世界小麥和當地小麥中系選出“碧玉麥”(“武功14”)和“螞蚱麥”(“武功27”),並在關中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碧玉麥”抗銹能力強,莖稈堅韌,色碧綠,上有白色蠟質,籽粒大而透明如玉,因此而得名。螞蚱麥選自當地農家品種,適應性強,產量高。後來由趙洪璋教授主持於1948年育成“碧螞1號”小麥良種,就是由這兩個品種雜交選育出來的。“碧螞1號”1950年開始在黃河流域大面積推廣,為我國北方糧食增產作出重大貢獻。
  1946年沈學年回到浙江後,長期從事水稻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47年,他出版了《作物育種學泛論》。1953年著有《水稻》,是我國較早論述水稻生產的一本著作。1979年,沈學年參加了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作物栽培學》(南方本)的編寫工作,為進一步推動南方稻作的發展,他聯合了浙江、華中、江蘇、南京、湖南5所高等農業院校稻作學教師,合編了《實用水稻栽培學》一書。
  沈學年是我國耕作學科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沈學年一直從事稻田耕作制度的研究。為了繼承和發揚我國歷代勞動人民和農學家創造積累的有關耕作制度方面的寶貴遺產,他結合學習蘇聯的農業科學技術,在自己的教學和科學實踐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耕作學課程。1980年,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會議一致推舉沈學年為名譽理事長。1982年,他與姜秉權在浙江農業大學主持召開了第二次耕作學研討會,他在會上明確提出耕作學的性質、任務、研究對象,以及與其它學科的關係,為80年代耕作學的編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次會議後,沈學年接受委託再次主編《耕作學》(南方本)。1983年,農業出版社出版了沈學年與劉巽浩合寫的《多熟種植》一書。這本專著全面總結了我國的多熟種植經驗,對國內外學者研究我國耕作栽培制度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沈學年十分關愛學生和青年一代的成長。他在80高齡時還親赴陝西楊陵和遼寧瀋陽分別參加由中國耕作學制度研究會召開的青年耕作工作者學術討論會。會前他積極承擔論文評選工作;會上他熱情洋溢地勉勵青年們要熱愛專業,發揚鍥而不捨的拼搏精神,為發展我國耕作學科、促進農業現代化早日實現而努力奮鬥。在楊陵期間,他親切會見了當年在西北農專任教時的農藝組首屆學生趙洪璋、沈煜清。1994年2月7日,趙洪璋教授因病逝世,1996年西北農學院編輯《趙洪璋教授生平》文集時,他以90之高齡,再次為文集題詞,讚頌學生“盡畢生精力從事小麥育種工作,造福人民功績卓著”的一生。沈學年教授2002年3月4日因病去逝,3月4日浙江大學在華家池校區舉行緬懷這位為我國的農村發展、農業進步和農民富裕作出傑出貢獻的著名學者。

9月14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