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539年>> 10月4日

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為同克萊夫斯的安妮結婚而簽署婚姻條約。

1539年10月4日

亨利八世Henry VIII(1509—1547)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蘭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紀宗教改革。這次改革的基本意義在國家政治方面,而不在宗教方面,核心問題是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決裂,導致英國形成完全的民族國家。這次改革從確立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的婚姻合法開始,到確保國王對教會的絕對統治而宣告結束。從表面上看,宗教改革是由亨利八世個人的離婚案引起的;從實質上看,變革是在英格蘭民族主義和反教權主義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實現的,並和亨利八世的對法戰爭和西歐的國際格局變化都有一定的聯繫。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這時英國已經逐漸從一個歐洲偏遠蠻荒及以暴政著稱的小國發展成為有影響的專制極權國家,他的父親亨利七世在位時,執行睦鄰友好政策,將兩個女兒分別嫁給蘇格蘭和法國的王儲,為自己長子亞瑟娶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薩琳為妻。但婚後不久他的長子因病去世,當時西班牙和法國不和,他為了維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圖挽留長媳,經向教皇請示,(根據天主教教規夫妻結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許離婚再嫁娶,喪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教皇批准可以再嫁他的次子,當時只有12歲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8歲即位並娶寡嫂凱薩琳,但他妻子只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瑪麗(後來的瑪麗一世)以後幾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此前英國尚未有過女王,而且有迷信說法說弟娶兄嫂不吉,他又和女侍官安妮·博林產生了婚外情,他讓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請離婚,因為他這次婚姻是教皇親自批准的,這為教皇出了一個難題,因為當時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強大勢力的西班牙。教廷遲遲不能批准他離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經懷孕。他著急採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職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納教稅,最後直至沒收教會財產,迫使教皇開除他的教籍。在當時受宗教改革思潮影響者的鼓吹下,他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任英國教會最高權威, 其間為處死數7萬多人, 約為當時英國人口的2%。從此英國教會成為聖公會,基督新教的一個單獨教派。聖公會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宗教改革,因為它和天主教沒有任何理論原則的分歧,只是不承認教皇的權威,以英皇代替而已, 而聖公會的大主教與教皇的名稱相同, 都是叫POPE, 教會的英文名稱亦相同, 都是Catholic Church, 只是為了與天主教分開, 改為英國公教 - Anglo-Catholic Church, 其他的只有部份禮儀簡化了。
  亨利八世的第二個妻子(就是安妮·博林)也只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伊莉莎白(後來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他一怒將第二個妻子以通姦罪砍頭處死,因為他離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第三位為他生了一個兒子愛德華(後來的愛德華六世國王)又因肺病去世。他先後娶了6位夫人,全部沒有好結果:第一位逼迫離婚,第四位德意志新教公主協定離婚,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後一位因他去世幸免於難,另外兩位被他處死。 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八世與他的第二個妻子安妮·博林之前的情婦,正是安妮·博林的妹妹Marry Boleyn。而安妮·博林當初不願像她妹妹一樣只是做國王的情婦,於是給予亨利八世巨大壓力要求成為“公眾認可的”皇后。當然最後通過亨利八世與教會的決裂,不需要再獲得教皇的批准,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並娶Anne Boleyn為皇后。此外他亦有大量情婦及私生子,後世的考古學家很多都懷疑他是死於梅毒, 並留下一個接近破產的國家。
  他臨死時設下遺囑,由愛德華和他的後代繼位;如果愛德華沒有後代,愛德華死後由瑪麗和她的後代繼位;如果瑪麗沒有後代,瑪麗死後由伊莉莎白和她的後代繼位。他沒有想到如此嚴密的安排,最後三位繼承人都沒有後代,伊莉莎白一世去世後,都鐸王朝也終結了,王位傳給伊利莎白表侄女(蘇格蘭瑪麗一世)的兒子。

10月4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