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觀音山

觀音山

①亦名佛山。在今黑龍江省嘉蔭縣東南保興鄉。民國《黑龍江志稿》卷2:佛山縣“佛山鎮有觀音山,故名”。又卷4:觀音山在“(烏雲)縣東南百四十里,位扎伊河北岸。多金礦”。

②一名惠山。在今江蘇丹陽市東北。元《至順鎮江志》卷7:觀音山“在(丹陽)縣東三里漕渠東岸”。

③即支硎山。在今江蘇吳縣西。明王鏊《姑蘇志》卷8:支硎山“東址有觀音寺,故又雲觀音山”。

④在今江蘇南京市北觀音門外。《方輿紀要》卷20江寧縣:觀音山“濱大江,西引幕府諸山,東連臨沂、衡陽諸山,形如繡錯, 皆懸崖峭壁,共捍大江,真天設之險也”。《清一統志·江寧府一》:觀音山“有石臨瞰江水,形如飛燕,曰燕子磯”。清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屢幸此。

⑤在今江西崇義縣南。《輿地紀勝》卷36南安軍:觀音山“在上猶。昔有人登山不能,乃諷觀音號,恍惚若有白衣人掖之至山趾”。《方輿紀要》卷88南安府崇義縣:觀音山“在縣南十里。山勢峭峻,登者股慄”。

⑥在今台灣省高雄縣東北。清康熙間高拱乾《台灣府志》卷1:觀音山“在阿猴林之西北、小岡山之東南。其山生成五片,中一座尖秀,形象如佛,故名曰觀音山”。

⑦即今廣東佛岡縣東北苦茶山,接新豐縣界。《清一統志·韶州府》:觀音山“在英德縣東南九十里,接從化縣界。高峰卓絕,林木陰翳,中有紫竹,下有龍潭,瀑布飛空,名白水,蓋即沱水所出之茗茶山也”。

⑧即越秀山。在今廣東廣州市北越秀公園。《清一統志·廣州府》:越秀山“明永樂初,指揮使花英于山巔起觀音閣, 山半建半山亭,俗呼為觀音山”。

⑨在今貴州鎮遠縣東十里。《明史·地理志》鎮遠縣:“東有觀音山。”《方輿紀要》卷122鎮遠縣:觀音山在“府東十里。岩石錯立,俗名觀音岩。《志》雲,府西十里亦有觀音岩,岩高數十丈,屹立江上。下有石洞,可據船而入,稱為幽勝”。

⑩又名方丈山。在今雲南鶴慶縣南百二十里。《方輿紀要》卷117鶴慶軍民府:方丈山“巍峨峻拔。山半有洞,曰太極洞。中有池, 曰金龍潭,深不可測。一名觀音山”。

(11)在今雲南宜良縣西十里。《清一統志·雲南府》:觀音山“山頂有泉。今名水井山。其南有岩泉山”。

(12)在今雲南鶴慶縣西。明洪武中置土巡檢司於此。

(13)在今寧夏中衛縣北。《方輿紀要》卷62寧夏中衛:觀音山“在衛北五十里,山有觀音洞”。


(1)山名。(1)在江蘇省揚州市西北、蜀崗東峰上。是隋代迷樓的遺址,宋為摘星寺,明是功德林,亦稱功德山。上有山門、殿宇、樓堂等,內供觀音像,因名。山位於揚州唐城遺址子城的西南角,設有揚州唐城遺址文物保管所。現存大部分為晚清及以後的建築。(2)在湖南省衡陽縣西南,與衡南、祁東二縣交界處。山體似觀音盤座,故名。主峰海拔741.3米。由變質岩與花崗岩構成。礦產有重晶石、鐵、錫等。林木繁茂。有五代周建築王馬寨隘口,扼兩衡要道,古稱天險。(3)在雲南省昆明市南滇池西岸。海拔 2040 米。山臨浩池,孤峰突兀,有“小南海”、“小普陀”之稱。山巔建寺,原為土主廟,供奉大黑天神。明成化間,黔國公沐琮命建觀音殿,遂得名觀音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僧人悟真募建後殿,次年增建伽藍殿,時遊人日增,成為佛教勝地。現存建築有明隆慶年間建“小南海”牌坊一座,清代所建七級磚塔及觀音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建築。(4)又稱八里坌山。在台灣省台北縣淡水河口南側。以山有八面得名。台灣著名火山體之一。海拔612米。山頂西北側有深邃的小火口湖。據舊志記載,因山峰屹立,如菩薩端坐,故有“觀音”之名。其南海拔310米處有凌雲禪寺。山間春日多桃花,附近有岩洞。為遊覽地。(5)越秀山的俗稱。(2)島名。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島中部、衢山(島)西南。屬岱山縣。據傳古代僧人覺梵見此峰巒奇秀,登頂俯視大海,遂建觀音殿(已廢),山以寺得名。為浙東天台山脈入海尾閭。海拔314.4米,為岱山縣最高峰。主要由凝灰岩構成。坡陡,山巒林木茂盛,多黑松。

觀音山字典分解

觀音的解釋 見“觀世音”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順便了解:觀音奴【歷史人物】

字志能,唐兀部人。居新州。泰定四年(1327)為進士第,由戶部主事,轉歸德府知事,廉明剛斷,不畏豪強。後升為都水監官。元唐兀人,居新州,字志能。泰定四年進士。由戶部主事出知歸德府。鞫獄明敏。民有銜冤不直者,雖數十年前事,亦千里來訴。皆立為剖決明白。升都水監。

觀音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