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25年>> 6月19日

省港大罷工開始

1925年6月19日

省港大罷工是廣州、香港工人為抗議帝國主義製造“五卅”慘案,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而舉行的政治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是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直接領導下,有組織、有準備地舉行的。“五卅”慘案發生後,中共廣東區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派鄧中夏、楊殷、蘇兆征、林偉民、李啟漢等人到香港和廣州沙面租界的工會以及工人民眾中進行了罷工的準備工作。1925年6月19日,香港海員、電車工人、印刷工人首先罷工,接著其他行業的工人也紛紛回響,罷工人數達25萬人。工人聲明擁護上海工商學聯合會對“五卅”慘案提出的17項條件,並針對英帝國主義在香港執行的歧視華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選舉、勞動立法、減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項要求。有10萬多名工人在蘇兆征等人的率領下回到廣州。廣州英、美、日洋行和廣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罷工的行列。
6月23日,回到廣州的罷工工人偕同廣州工人、農民、學生和革命士兵共10萬餘人舉行示威遊行。當遊行隊伍經過沙基街時,駐在沙面的英、法等帝國主義士兵突然向遊行民眾開槍射擊,停泊在沙面附近的帝國主義軍艦也炮轟遊行民眾,當場打死52人,重傷170餘人,輕傷者不計其數,這就是著名的“沙基慘案”。
慘案發生後,全國人民極為憤怒,積極支援省港大罷工。中華全國總工會為加強對罷工的領導,在廣州召開廣州、香港、沙面各工會代表大會,成立了省港罷工委員會,蘇兆征被選為委員長兼財政委員長,鄧中夏任省港罷工委員會黨團書記、顧問和工人糾察隊訓育長。罷工委員會運用罷工、排斥英貨、封鎖香港三項有力武器與英帝國主義作鬥爭,並且組成了2000多人的工人武裝糾察隊,到各港口駐防,嚴密封鎖香港。交通斷絕,工廠停工,商店關門,供應困難,物價飛漲,垃圾糞便沒人打掃,香港成了“臭港”、“餓港”、“死港”。
省港大罷工,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沉重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據統計,罷工以來,英帝國主義平均每月損失達2.1億元。這次大罷工在全國人民的聲援和支持下,堅持到1926年10月才結束。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對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和準備北伐戰爭,起了巨大作用。省港大罷工歷時1年零4個月,是世界工運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大罷工。

6月19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