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楊銳簡介 楊銳是怎么死的?

人物檔案

姓名:楊銳

別名:楊叔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地:四川綿竹

出生時間:公元1857

去世時間:公元1898

兄弟:楊聰

恩師:張之洞

畢業院校:尊經書院

職業:四品卿

代表作品:《楊叔嶠文集》

主要成就:創立蜀學會,參與戊戌變法

戊戌六君子楊銳簡介 楊銳是怎么死的?公元1857年,楊銳在四川綿竹一個書香門第出生,自幼受到父兄的教養,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好年之時,就已經展露頭角。

後來楊銳跟隨自己的兄長楊聰一起去參加院試,得張之洞稱讚,將兄弟兩人比為蜀中當代的蘇軾和蘇轍。長大之後,楊銳加入了當時已經是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府里,入府為幕府。這是一種類似於參謀文書的職位,楊銳加入張之洞陣營之後,為張之洞出謀劃策,頗有所得,因此得到張之洞的敬重,成為其重要幕僚。據說在楊銳入張之洞府為幕僚的十五年里,張之洞呈上朝廷的奏疏與重要文獻,大多出自楊銳之手。

公元1884年,法國派兵威逼清朝,侵犯諒山和滇桂邊境。楊銳在當時力主抵抗法軍,並且建議張自動啟用已經退職的愛國老將馮子材。馮子材率兵出關,與法軍抗戰,很快就打敗法軍三路進攻,重傷法軍司令尼格里,此戰大勝。楊銳其功不可謂不大,事後楊銳代張之洞草擬了《廣軍援桂奏稿》,成為近代史的重要文獻。

公元1889年,楊銳考取內閣中書,獲章京記名,協編《大清會典》。《大清會典》編成之後,楊銳成功晉升內閣侍讀。楊銳進入朝堂之後,積極投身救國事業當中。

公元1894年,甲午戰爭焦灼,清軍不敵日軍,統治者想要議和的訊息傳出。最重要的是此時慈禧太后為了大辦六十大壽,竟然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當時太監寇連才阻諫被殺,無人再敢直言勸阻。

在朝堂上下全都選擇閉嘴閉眼之時,楊銳一人激勵御史王鵬運進諫並代王作疏上奏。奏疏言:“齊頃公敗於鞍,七年不飲酒食肉,越勾踐敗於會稽,二十年臥薪嘗膽。”此事觸怒慈禧,要不是恭親王求情,楊銳最後只能落得個充軍的下場。

公元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清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楊銳聯合在京1300多名應試舉人發動“公車上書”,由此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公元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楊銳與上京陳述變法自救的康有為籌劃變法。在楊銳的積極運作之下,原本被守舊派大臣多次阻撓的變法措施,終於拿到光緒帝面前。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由光緒帝批准,開始維新變法。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這場變法最終只持續了一百多天,就因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守舊派的阻撓而失敗。

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大肆殘害維新變法人士。楊銳在繩匠胡同寓所被捕,與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在北京菜市口被殺,年僅41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