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與甄宓的關係是什麼曹植有妻子嗎 曹植怎么死的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我們依然記得曹植那首《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千百年前的時代為了王位,這種兄弟之間的自相殘殺現象是社會制度的必然結果,在那權力即一切的社會制度里,不擇手段的爭奪權力似乎是很正常的。多少年來,曹氏兄弟之爭,人們多要對才華橫溢的曹植掬一把同情之淚。“相煎何太急?”是曹植在很久很久以前質問曹丕的話語,這句質問從未被歷史的長河所湮滅,直至今日,看到兩兄弟爭奪王位的故事時,我們的耳邊似乎還迴蕩著曹植義憤和無奈的呼聲:“相煎何太急!”

曹植與甄宓的關係

曹植與甄宓的關係是什麼曹植有妻子嗎 曹植怎么死的曹植,出生於公元192年,字子建,沛國譙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曹植嚴格說來是更像是一位文學家,他“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在他身上聚集了文人所有的特質,時而憂鬱時而狂放,時而天真時而率性,這種詩意的性格,注定曹植的生活是充滿詩意的,但是唯一一點讓他覺得可惜的就是,他的父親是位大英雄,胸有宏圖之志,曹植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注定了他的一生不由己。

作為才子的曹植擁有一大幫冬粉,其中一個叫謝靈運的,是曹植的死忠粉,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而生活在南朝的另一位評論家鍾嶸,這位大叔評價曹植:“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他們都對曹植評價非常高,確實曹植才華橫溢,正因此天妒英才,他的早逝和憂愁都是由他的才氣而來,“情兼雅怨”這個詞很好概括了曹植的性格,這也注定了一個憂鬱的文學家注定難以擔當足智多謀的政治家。

《洛神賦》是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這篇幅的大概內容是曹植從洛陽回封地,看到“麗人”宓妃佇立山崖,進而仔細觀察了這位美女,然後彼此一見鍾情彼此愛慕,但是由於人神道殊不能結合,因而抒發的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這篇賦更像是曹植寫給宓妃的一封情書,因為他對這位美女是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文中的宓妃因曹植的《洛神賦》而被世人誤認為“洛神”。洛神即宓妃,相傳為伏羲氏的女兒,溺死洛水,遂成為洛水女神。“宓”字通“伏”(伏羲),故甄宓之名音fú。

後人多將甄宓和宓妃聯繫到一起,其實甄宓是曹丕的妻子,而曹植的《洛神賦》僅僅寫的是一個洛水的仙女,跟甄宓沒有關係,歷史上的甄宓是個比較悲劇的女子,甄洛,字嫦娥,別稱甄宓,文昭甄皇后。她是東漢王朝宰相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原本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後來曹操家族滅掉了袁紹,順手接管了這位賢惠美麗的夫人,而抱得美人歸的就是曹丕。甄宓雖然貌美起初又得寵,但是結局卻非常慘,因幽怨作詩而被曹丕賜死,屍首被“被發覆面,以糠塞口”。後其子魏明帝即位,追謚其為“文昭皇后”,世稱甄夫人或甄妃。

曹植的妻子和孩子

由此可知,甄夫人與曹植僅僅是嫂子的關係,他們之間並不會存在什麼不正當的關係,雖說曹植的性格比較隨性,做事率性不考慮後果,也不至於跟嫂子有情況,而跟自己的哥哥過不去,曹植本來和曹丕就是王位的競爭者,要是還搶哥哥的女人,曹植會死得很難看。那么,文藝青年曹植有沒有妻子呢?他的孩子又是誰?

曹植一生娶了兩位妻子,前妻崔氏,崔氏是明門出生的小姐,其叔父崔琰曾任曹魏尚書,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只不過這叔父因為“辭色不遜”而被下獄,成為歷史公認的冤案,後世的人也認為,這是因為叔父是曹植一邊的人,而以後要主政的是曹丕,曹操這么做是為曹丕掃清障礙,可惜了崔氏的叔父死得真冤,更冤的是崔氏,她因為叔父的事情,受到了牽連,還有的說或者是曹操出於對曹植的打擊,反正崔氏就被以“衣繡違制”的罪名遣返回家,並且賜死,我想曹植心裡可能很不好受,兄弟相互廝殺,連父親也這樣排擠他,這也就不奇怪,他的性格為何會越變越怪。

曹植的後妻姓名不詳,太和年間被封為“陳妃”,她是曹植後期生活的伴侶。據史書記載,後一位妻子一直活到晉代,可能有80歲左右,六十古來稀,他的後一位妻子活到了80歲,真的是高壽了。曹植有兩個兒子,長子曹苗,曾被封為高陽鄉公,卻不幸早夭。次子曹志,被封為穆鄉公,他少而好學,才行出眾。曹植稱讚他是曹家的“保家主也”。曹植死後,曹志繼位,徙封為濟北王。司馬氏篡位後,曹志降為鄄城縣公,後任樂平太守,遷散騎常侍兼國子博士,後轉博士祭酒。太康九年(288)卒,謚曰定公。曹植還有兩個女兒金瓠和行女,在他的著作中偶有提及,都不滿一歲即夭折。

縱觀曹植的一生,他的前半生還是生活的很好的,讀書、習劍,在戎馬間奔波,曹植和哥哥曹丕的童年無疑都是精彩的,兩兄弟在總角時期是和睦又友愛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各自有各自的追求,曹丕渴望權力執掌天下,曹植只想活在文學世界裡做他的文藝青年,但是他們自從長大後,未曾了解過彼此的心意,以自己的心思揣度對方,終於漸行漸遠。可惜,曹植“性簡易,不治威儀”,在和哥哥曹丕爭儲的過程中“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性格上的缺陷和身邊人的無能,都使曹植感覺自己處於被孤立的狀態。

親情的缺失和變味,政治的打擊和迫害,是曹植無法承受和面對的,這些都讓他感到痛苦和無奈,於是整日憂心度日的曹植,在四十幾歲就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也讓曹植止步於寶座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