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鎮

回龍鎮怎么寫好看

回龍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今河北魏縣東南回隆鎮。《清一統志·大名府》:回龍鎮“在大名縣西南六十里,接內黃縣界。相傳宋真宗北征時, 迴鑾經此”。

②即今山西交口縣東南回龍鄉。《清一統志·隰州》 “義泉鎮”條下:“又有回龍鎮,俱有堡。”

③即今廣東東源縣西新回龍鎮,西近龍門縣界。清雍正《廣東通志》卷18:河源縣有回龍鎮墟。


(1)在湖北省漢川市西南部。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茶棚。因古竹筒河流經此地,形如一條迂迴的蛟龍而得名。解放後為回龍鄉。1958年為二河公社所屬。1961年為回龍公社,屬二河區。1979年撤銷回龍公社,併入二河公社。1987年析回龍鎮。地處江漢平地區。主產稻、棉花。有瓦楞紙箱、助劑等廠。有公路接荷沙公路。(2)在廣東省高要市東南部。面積117.3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圩,人口 1600。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為宋隆十二堡之一,稱回龍堡。1950年屬高要縣第三區。1959年置回龍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地處宋隆河谷丘陵台地區。主產稻、花生、草等。特產花席。有機械、菸絲、針織、服裝、複合肥料、石灰和制磚等廠。肇江公路經此。(3)在廣東省龍川縣中部偏南。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2.8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圩,人口820。因鎮區旁有回龍寺得名。1957年設回龍鄉。1958年屬赤光公社。1962年析置回龍公社,1984年設區,1986年建鎮。地處韓江上游。為水稻高產區,並產大豆、花生等。有水電站。有公路西通赤光接龍江公路。古蹟有柏樹庵。紀念地有五(華)興(寧)龍(川)蘇維埃政府舊址。(4)在廣東省德慶縣西南部。面積132.2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人民政府駐三北口,人口 1920。清光緒年間成圩,因在回龍村旁,故名。1951年屬德慶縣第一區,1955年為大塘鄉。1959年置回龍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改鄉, * 置鎮。地處西江北岸丘陵區。產稻、木薯、水果、蠶繭、松、杉和松脂。有煤礦和高嶺土及竹木器加工、陶瓷、磚瓦、爆竹、碾米等廠。有公路接321國道。西江通航。(5)在廣東省新豐縣西北部。面積166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人口 2250。有河流在此迂迴曲折,猶如游龍,故名。1949年屬新豐第三區,1953年稱新豐第五區。1957年設回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多丘陵台地。林產松、杉等。農產稻、花生、大豆和薯類。特產梨、冬菇、茯苓等。有水電、木器加工、水泥等廠。為農貿集市梅嶺公路經此。(6)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鐘山縣城南部。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街,人口850。清乾隆年間建。因駐地前山丘迂迴如龍起舞,故名。1950年為回龍鄉,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60年置回龍公社。1962年改區,1968年復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置鎮。主產稻、薯、花生。有農機維修、糧油加工、手工紡織等廠。為農貿集市。公路通縣城。境內有革命烈士紀念碑。(7)在重慶市大足縣東北部。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場,人口520。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鄉,以山形如龍,龍頭似有迴轉之勢得名。1928年分建香山鄉,1933年分建長田鄉。1958年成立回龍公社,1984年復鄉,1993年與長田鄉合併建回龍鎮。產稻、小麥、玉米、甘薯。有建材、釀酒等廠。通公路。(8)在重慶市梁平縣西南部。面積88.5平方千米。人口4.2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場,人口 3000。清代設場,因地形似游龍回頭得名回龍。1955年置回龍鄉,1958年為回龍公社。1966年更名葵花公社,1981年復鄉。1992年置回龍鎮。產稻、小麥、玉米及菸葉、油菜籽等。特產“梁平柚子”。有釀造、採煤等企業。渝萬公路經此。(9)在四川省邛崍市東南部。面積46.5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人口 1500。地處蒲江河北岸,因河道曲折,會意回龍,故名。1949年為回龍鄉,1958年為回龍公社,1981年改鄉,1992年桂山鄉併入置回龍鎮。盛產海椒、蠶繭、柑橘。有榨油、釀酒等業。鄉村公路北接川藏公路。有萬年台古蹟。(10)在四川省羅江縣東部。面積32.3平方千米。人口1.5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安堂,人口 4000。以境內回龍場得名。1949年為回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2000年建鎮。產稻、小麥、油菜、花生、蠶繭等。有水稻制種等廠。羅桂公路經此。(11)在四川省營山縣西部。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5.2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人口 6040。鎮以駐地名,以山形似龍回首得名。1949年為回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85年置鎮。1992年增產、幸福、豐產三鄉併入。1994年增產鄉劃出。為縣糧食主產區。盛產柑橘、油菜籽。有農機、釀酒、塑膠薄膜等廠。南儀公路經此。(12)在四川省開江縣西北部。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1.6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人口 1720。清初興場。因河水繞石回流,故名。1952年為回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置鎮。有煤、石灰石等礦產。有火電、釀酒、食品加工、採煤等廠礦。 開宣公路經此。古蹟有峨城廟、鐵心橋。(13)在四川省中江縣中部。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5.3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人口 3000。唐時設鋪,名回水鋪。清末建場,以溪水回流入凱江得名。1950年建回龍鄉,1958年為回龍公社,1984年復回龍鄉,1991年置鎮。有煉鐵、糧油加工、羊毛衫等廠。產油菜籽、大麥、生豬。集市貿易以竹扇、竹蓆、竹簾等為大宗。有公路通唐巴公路。(14)在四川省富順縣北部。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人口700。因鎮區山環水繞,曲折迂迴,狀若游龍,故名。1949年為回龍鄉,1958年新房鄉併入設回龍公社,1984年復名回龍鄉,1995年置回龍鎮。以飼養、織席為主。有釀酒、水電、機修等業。為農副產品集散地。通公路。(15)在貴州省習水縣南部偏西。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寺,人口 2220。明屬仁懷縣。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建永安寺。清為仁懷廳二郎里,清鹹豐五年(1855年)修葺,更名回龍寺。民國初期屬仁懷縣。1932年置永安鄉。1953年分置水利、回龍、洞灣、羅家、周家、向陽鄉,1958年並置回龍公社。1961年分置回龍、周家、向陽、洞灣鄉。1965年劃入習水縣。1984年改鄉,1992年合併置回龍鎮。產稻、玉米、小麥、烤菸、油菜籽、辣椒、棕片等。是縣烤菸生產基地。境內五嶺十面坡,大部村寨、耕地分布在山坡上。桑黃公路貫通全鎮。(16)在貴州興仁縣東部、將軍岩山麓。面積118.5平方千米。人口3.4萬。鎮人民政府駐回龍村,人口 2200。因山嶺蜿蜒似龍,故名。明至清初為阿計營,駐下壩。1932年置回龍鎮。1942年改鄉。1958年併入巴鈴公社。1984年分置回龍、獅子、納壁、白泥鄉,1992年合併置回龍鎮。有煤、汞、鉈、金等礦。產稻、小麥、玉米。斷頂公路經此。(17)在陝西省安縣北部。面積180平方千米。人口1.2萬。鎮人民政府駐圪塔寺,人口490。鎮以山形回曲似龍得名。1949年設回龍鄉,1961年設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6年設鎮。主產玉米、小麥,盛產板栗、核桃、天麻、生漆。礦產有銅、鉛、鋁土、鋅、金、重晶石及水泥灰岩。有公路通縣城。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合懶路

一作曷懶路。又稱海蘭路。金置,治所在今朝鮮鹹鏡南道鹹興城南五里古城。一說在鹹鏡北道吉州。轄境相當今長白山以東,吉林圖們江流域以南,朝鮮鹹鏡南道鹹興以北地。元改為合蘭府。 即“曷懶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回龍鎮歷史

相關歷史

回龍鎮_回龍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