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福州市怎么寫好看

福州市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946年改林森縣 (舊閩侯縣) 城區及近郊置,為福建省會。即今福建福州市。


簡稱榕,別稱榕城。在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東臨台灣海峽。省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2153平方千米(市轄區1015平方千米)。人口604.8萬(市轄區166.2萬)。轄鼓樓、台江、倉山、馬尾、晉安5區和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縣,代管福清、長樂2市。市人民政府駐鼓樓區。《元和縣誌》:福州“因州西北福山為名”。戰國末年,秦置東冶縣,為閩中郡治。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立無諸為閩越王,都東冶(今福州市),稱“冶城”。漢武帝平閩越後改東冶置冶縣,屬會稽郡東漢又改置東冶縣,東漢末改置侯官縣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豐縣晉安郡治。南朝廢原豐縣,永定元年(557年)於晉安郡置閩州;天嘉六年(565年)廢閩州;光大元年(567年)置豐州。隋開皇九年(5 * )改豐州為泉州,改侯官縣為原豐縣,屬泉州;十二年又改原豐縣為閩縣。大業二年(606年)改泉州為閩州,治閩縣;三年改閩州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復改為泉州。景雲二年(711年)改泉州為閩州。開元十三年(725年)改閩州為福州,“因州西北福山得名”,《元和郡縣誌》:福州“因州西北福山為名”。福州之名始此;天寶元年(742年)改福州為長樂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名福州。五代梁開平三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都福州。在大城南、北加速夾城,烏山、于山、屏山圍入城中,故別名“三山”。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稱帝,改福州為長樂府。漢乾祐元年(948年)屬吳越,復改為福州。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為福建路治。治平間知州伯玉“編戶植榕”後“綠陰滿城,暑不張蓋”。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福州為路,屬福建行中書省;行省初設泉州,尋遷福州。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為福州府。明初福州為福建布政使治。清仍為福州府治,為福建省會。辛亥革命後,1913年廢府,合併閩縣、侯官為閩侯縣,屬東路道(1914年改稱閩海道);福州屬閩侯縣轄,為道所。1928年道廢,閩侯縣直屬省轄。1944年閩侯縣改名林森縣。1946年元旦正式成立福州市,為福建省省會,轄鼓樓、大根、小橋、台江、倉山5區。1947年閩侯縣遷往西澗。1949年8月解放後仍為福建省省會、直屬省轄,12月增設鼓山、洪山2區。1950—1952年先後增設蓋山、水上、新店3區。1955年撤銷鼓山、蓋山、洪山、新店4區。1956年大根區併入鼓樓區,小橋區併入台江區,水上區併入倉山區。1960年劃入閩侯縣馬尾公社增設馬尾區。1963年撤銷馬尾區。1968年增設郊區。1970年撤銷郊區,設立北峰、馬江2區。1973年閩侯縣自莆田地區劃入。1975年馬江區併入郊區。1978年並析郊區部分地設環城區。1982年析郊區部分地設馬尾區,環城區併入郊區,共轄5區、1縣。1983年分別從莆田、寧德兩地區劃入閩清、永泰、長樂、福清、平潭、連江、羅源7縣。1990年福清縣改市,1994年長樂縣改市成今狀。地處閩東山地東部和閩東南沿海丘陵平原北部。閩江下游斜貫中部後注入東海。有馬尾港、羅源灣、福清灣、海壇島馬祖列島。為全省溫泉分布最多地區。屬中、南 * 帶濕潤氣候。農產以稻、薯、甘蔗、茶葉、花生為主,並產柑橘、李、橄欖、茉莉花。有灘涂養殖和海洋捕撈業。工業以輕工、手工業為主,有電力、冶金、機械、造船、建材、電子、食品等。有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和醫、農等院校十餘所。有中國科學院物構所。南福鐵路和福州—福鼎、福廈公路通此。有閩江航道、福州港通海航道。有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有鼓山、于山、烏山、華林寺大殿、昭忠寺、羅星塔、閩王祠、王審知墓、林則徐墓、嚴復墓。

詞語分解

  • 福州市的解釋 福建省省會。在省境東部沿海、閩江下游、來福鐵路終點。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漢初為閩越國都。年設市。人口萬年。是中國重要對外貿易港之一。年闢為對外開放城市。特產脫胎漆器、壽山石、茉莉花茶。名勝古蹟有於
  • 福州的解釋 福建省省會,位於閩江下游北岸,市區面積平方公里,市區人口萬。是省的政治、商業中心和港口
  • 市的字典解釋 市 ì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開市。菜市。市井(街,市場)。市曹。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唯利是圖的奸商;現泛指貪圖私利的人)。 買:市義。市恩(買好,討好)。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業、文化發達的

歷史地名推薦:端氏

戰國晉邑,即今山西沁水縣東北固縣。《史記·趙世家》: 成侯十六年 前,“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即此。西漢置端氏縣。 古邑名。戰國趙邑。在今山西省沁水縣東北。《史記·趙世家》:成侯十六年前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福州市歷史

相關歷史

福州市_福州市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