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崖畫主要記載了什麼樣的歷史

第一崖畫點:

範圍最大、圖形最多,“獵首”“獵牛” ,攝人心魄。

第一崖畫點位於滄源縣城北約20公里處的勐來鄉民良下寨,這裡崖畫分布範圍最大,圖形最多。沿勐董河谷北上,兩旁莽莽群山,幽林覆蓋,一灣秀水環山飛奔。順蜿蜒而上的山路,來到沿山的台地上,撥開古蔓荒藤,透過雨痕苔跡,隱藏在綠色海洋中的斷崖,呈現在人們面前。面對峭壁上時隱時現的猩紅色的圖形,一股攝人心魄的力量,深深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這面崖壁,表面較為平整,上部有岩廈,崖面上繪有人物和動物。總的來看,畫人物、動物均不繪出細部,僅繪其輪廓,並強調某一富有特徵的器官,牛突出了牛角,猴子突出了下巴;鹿有明顯分叉的角……人物的五官並不畫出來,只有頭、頸、軀幹和四肢,軀幹一律呈倒三角形。有的人一看便知是男性,因為突出了生殖器;有的婦女則突出乳房或大肚子。

在第一崖畫點,表現最多的內容是狩獵。頑皮的猴群在一條“V”形的藤條上上竄下跳,有的人手持牛角號,有的人拉弓射箭,有的人執棍棒與野獸搏打。在崎嶇不平的山路曲線上,有3隻長尾動物在行走,兩位獵手埋伏在兩側,呈側臥,引弓待發。這裡還有反映原始自娛性質的舞蹈,在一條代表地面的橫線上,站著6個人,3人一組,組間有一定距離,6人一律左臂高舉,右臂下垂,身體傾向右方,雙腿分開,動作十分整齊。此外,這裡還有反映原始宗教內容的“獵首舞”和“獵牛舞”。

佤族崖畫主要記載了什麼樣的歷史

第二崖畫點:

內容有趣、圖形特別,慶祝凱鏇、人物特別。

沿勐董河谷北上可達丁來鄉,這裡是第二號崖畫點。其中一幅村落圖很有趣味,它畫了一個長圓形代表村寨的範圍,裡面有14座乾欄式的房屋,村外還有一座。村寨外畫了幾根線,大概是表示彎彎曲曲的道路,路上有眾多的人,或驅趕豬羊等動物,或肩扛東西,從四面八方雲集村寨。寨內有人舂米,可能要舉行一次宴會。寨外有一所小房子,高居樹上,起看守和瞭望的作用。有人分析,這可能是一次戰爭後,人們帶著戰利品凱鏇而歸。其中有兩個人物特別醒目,一個人遍體渦鏇狀的圖案,未著衣褲,表現了其紋身;旁邊那個人的胸部還紋有幾何圖形。

景區自然風光秀麗,森林蔥蘢,植被茂密,岩壁林立,溪流潺潺,民風民情古樸濃郁。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是極具觀賞性與娛樂性旅遊景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