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士兵詩歌體書寫戰時日記:用大量肉彈等辭彙

武漢民間抗戰文物收藏家許一兵先生向本報公開他收藏多年的一本日軍機關槍手的隨軍日記,以日本詩歌體寫成的70餘篇日記再現了這場殘酷的戰爭。

昨日,記者在許一兵先生的寓所里見到這本“陣中日記”,它有手掌大小,封面為絳紅色無字硬紙,色彩有些斑駁。扉頁寫有日記主人“高山增男”家鄉及所在部隊息:“日本岡山縣苔田郡高倉村”,“八0聯隊六十二”(鈴木部隊)機關槍手。

日記內文共70餘首詩,用鋼筆、鉛筆混合書寫,並經過後期整理修改,描述了與“中央軍”(國民黨抗日部隊)的多場戰鬥:“二十九軍被擊潰”、占領“宛平城”、“娘子關”大戰,進攻石家莊、保定、運城等黃河邊主要城市的經過,一直寫到1941年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的山西“中條山戰役”。日記中提到的“張家灣”、“邰滿橋”、“永定河”、“聞喜”、“運城”等地名,皆是抗戰史上知名戰役的發生地。同時,他也再現了與“冀察軍”(八路軍)及游擊隊作戰的情景:“孤軍奮鬥五十日,掃蕩討伐不間斷,每夜都有小敵兵,準備應對來襲敵。”

日本士兵詩歌體書寫戰時日記:用大量肉彈等辭彙

日記不僅用大量的“肉彈”、“屍山血海”、“白刃戰”等辭彙描述了戰爭殘酷,還用“越過遍地的屍體攀上城牆”、“流淌的血液把岩石染紅,踩著戰友的屍體前進”等詩句,表現了已被日本軍國主義洗腦的日軍“肉彈”(敢死隊)的“神勇”。他還以“眼淚滴在屍體上面,含著悲哀埋葬於此”這樣的詩句,寄託對戰友的哀思,並用“嗚呼”之類的悲嘆詞起首,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及對戰爭結局的迷茫:“想起去年春天四月,在盛開的櫻花下,自問道:永遠都回不來了么?”

許一兵先生告訴記者,根據其所寫內容及書寫功力判斷,日記主人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如果沒有這場不正義的戰爭,他或許會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但戰爭卻把他變成了“殺人機器”。

此頁日記詩記載了高山增男所在的這支侵華日軍從北平至山西的作戰經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