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是誰?趙孟頫是怎么死的?

趙孟頫是宋朝遺脈,皇室之後,為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遺脈的嫡系子孫。雖然作為皇室中人應該享受錦衣玉食,奴僕成群的待遇,但是因為他生不逢時。明明可以靠祖輩吃飯,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才華來生存。

趙孟頫生於公元1254年,去世於公元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生於浙江吳興。

趙孟頫出生的時候,正是宋朝被滅,只能偏居南方一腳,以南宋朝廷存在的時刻。南宋朝廷實力弱小,軍事力量羸弱,一直受北方蒙古帝國威脅。更何況等到後來,趙孟頫遭遇國破家亡之時,南宋被蒙古帝國所滅,中國被元朝統一。這樣一個人生經歷,注定了趙孟頫顛沛的一生。

趙孟頫的父親趙與訔,曾任宋朝的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於是便回到歸鄉閒居在家。趙孟頫的父親也是一位文化素養極高的人,善詩文,家中富有藏書。因為父親的關係,趙孟頫自幼受到了極好的文化薰陶和系統的儒家教育。而這些,都是後來趙孟頫能在文學上取得高成就的基礎。

趙孟頫十一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本就是宋朝余脈,生活艱難。父親這么一去世,意味著家裡主要收入來源的斷絕,趙孟頫的生活每況愈下,度日維艱。

趙孟頫是誰?趙孟頫是怎么死的?元至元二十三年,行台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尋訪到趙孟頫。歸京之後,將趙孟頫等人引薦給了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看見趙孟頫的第一眼,就覺得他相貌堂堂,才氣英邁,好似神仙中人,心中十分高興,讓趙孟頫坐右丞葉李上。左右大臣都說,趙孟頫是宋朝宗室子,陛下不應該如此親近他,忽必烈不聽,反而任命他為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

當時剛剛立尚書省的時候,趙孟頫奉旨起草詔書頒布天下,忽必烈審閱的時候高興的說:“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後來朝廷內部想要“計至元鈔二百貫贓滿者死”,趙孟頫條理清晰的反駁了這個建議。

當時在朝的一些官員,認為趙孟頫從南方而來,人微言輕,本人也並沒有什麼經驗,就這樣隨意反駁國發,很是不平。於是責問趙孟頫:“今朝廷行至元鈔,故犯法者以是計贓論罪。汝以為非,豈欲沮格至元鈔耶?”

趙孟頫毫不慌張,回道:“法者人命所系,議有重輕,則人不得其死矣。孟頫奉詔與議,不敢不言。今中統鈔虛,故改至元鈔,謂至元鈔終無虛時,豈有是理!公不揆於理,欲以勢相陵,可乎!”將那個責問的人說的無法反駁,滿臉愧色。

至元二十四年,因為忽必烈的重用,趙孟頫被升為兵部郎中,處理鈔法滯澀不能行之事。趙孟頫不用刑罰,不鞭打任何一個人,就成功解決了這個事情。

至元二十九年,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元貞元年,因元世祖去世,元成宗需修《世祖實錄》,還在濟南路總管任上趙孟頫於是被召回京城。

趙孟頫於是回到京城,又在元朝朝廷中效力了一段時間,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家。

元朝內部當時政治鬥爭極為嚴重,整個朝廷內部互相傾軋,黑暗無比。趙孟頫頂著一個前朝宗室遺民的頭銜,在官場上的日子過的並不好。加之他本人其實也並不想出仕為官,於是後來便以生病的藉口,向皇帝辭職。皇帝意思意思的挽留一番,便任命他為集賢直學士,其實就是一個養老職位。

大德三年,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士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拜為翰林侍讀學士,後來又因為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關注,再一次在元朝出頭。一直到延祐六年的時候,趙孟頫才算是徹底脫離了元朝政府。

至治二年,趙孟頫在家去世,享年六十九歲,元朝追封其為魏國公,諡文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