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的結果

戊戌變法的結果

戊戌變法是清政府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間進行的一場由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在這場改良運動中中國的資產階級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這場運動中短短的103天的時間內以光緒帝為首的維新派頒布了大量的改革條令,但是戊戌變法的結果是失敗的,這些改革條令並沒有真正的實施。

戊戌變法的結果

譚嗣同銅像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發布《明定國是詔》,變法正式開始。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廢除新法,變法一共維持了103天,所以歷史上又稱這次變法為“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各種改革措施無疑是觸動了帝國主義還有封建勢力的利益的,因此遭到了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的反對,於是變法變得岌岌可危,維新派於是希望通過政變獲得政權,保證新法的實施。

1898年9月18日譚嗣同找到袁世凱希望袁世凱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太后住的頤和園。兩天后,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畫報告了反對變法的榮祿。 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宮,9月21日發動政變,宣布戒嚴,火車停駛;並即幽禁光緒帝,廢除新政,搜捕維新黨人。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啓超逃入日本使館。譚嗣同拒絕逃走,與其他數十人被捕,最終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六人在9月28日在菜市口被處斬。史稱“戊戌六君子”。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則發放新疆;唯一在地方徹底實施變法的地方巡撫湖南巡撫陳寶箴被革職,且永不敘用。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即現北京大學)和各地新式學堂被保留外,其餘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廢止。

通過戊戌變法的結果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進行變革遭遇到的阻力是非常強大的,在中國要進行資產階級改良是不現實的。

維新變法和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和維新變法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改革,對於它們,有很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那么戊戌變法和維新變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首先對於相同點,它們的背景相同,都是處於落後的封建統治末期,國家正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當時很多西方國家資本主義關係剛剛發展,面臨著西方殖民的威脅,除此之外它們的性質也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有利於本國資本主義發展,都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採取了重大的措施。

其實是它們的不同點,它們的不同點主要有三點,可以概括為結果不同、前提不同、力量對比不同。

首先,結果不同,維新變法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但是戊戌變法沒有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維新變法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是戊戌變法沒能讓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其次,它們的前提不同,明治維新的前提是日本推翻了幕府統治,掃清了改革的最大障礙,但是戊戌變法是在維護清王朝統治的前提下進行的,所以戊戌變法在進行的過程中,有著沒有實權的皇帝的阻力,並且這個阻力很大。

最後,它們的力量對比不同,維新變法得到了民眾的支持,但是戊戌變法沒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只得到了開明地主,愛國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的支持。

戊戌變法的目的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推動了近代中國民主歷程的發展。縱觀戊戌變法的目的和背景,這與晚清社會的現狀密不可分。戊戌變法的目的十分明確,那就是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19世紀末期,晚清社會進入了瓶頸期,因為清政府的夜郎自大而讓外來列強有機可乘。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維新派認識到只有在全國實行變法,才能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朝統治。在戊戌六君子的倡導下,光緒皇帝萌發了變法的決心以及信心。隨後,光緒皇帝將變法事宜全權交付在康有為、梁啓超的手上。康梁二人主張向日本學習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因為日本天皇曾利用明治維新將扭轉了日本積貧積弱的局面,所以康有為、梁啓超也認為,只要在中國發展君主立憲制,以及倡導資本主義經濟,才能讓中國重新煥發活力,才能將西方列強驅趕出中國。

從變法的內容來看,無論是政治改革措施,還是經濟發展手段,都體現了濃厚的資本主義特色。所以顯而易見,康梁將希望寄托在光緒皇帝身上,希望光緒皇帝能夠通過變法,帶領中國走入資本主義社會。除此之外,挽救民族危亡也是戊戌變法的目的之一。19世紀末期,中國飽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之下,中國已經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戊戌六君子為首的仁人志士認識到只有中國變強大,才能將西方列強趕出中國。在此目的之下,戊戌變法應運而生。

戊戌變法時間

戊戌變法又稱為百日維新。通過史料記載得知,戊戌變法時間為1898年6月至9月21日。雖然戊戌變法時間很短,但是戊戌變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晚清末年,清政府面臨著內憂外患的狀況。在此情況之下,一批批有志之士紛紛站出來拯救民族危亡。此時,康有為、梁啓超等學習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們企圖通過變法來拯救沒落的清王朝。

戊戌六君子

1898年,康有為和梁啓超主持了公車上書,他們希望統治者光緒皇帝能夠採納變法意見。這樣的話,清王朝才能煥發新的活力。不久之後,光緒皇帝接見了康有為和梁啓超,戊戌六君子將變法思想給光緒帝進行了傳達。光緒皇帝了解變法內容後,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為了挽救清朝統治,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人的幫助下,開始了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涉及到了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個方面。

因為戊戌變法的內容觸動了貴族階級和統治階級的利益,戊戌變法實行了一百多天后,便被守舊派叫停了。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在慈禧太后的示意下,光緒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為了躲避慈禧太后的追殺,康有為逃亡至法國,梁啓超逃亡至日本。隨後,譚嗣同、劉光第、林深秀等戊戌六君子被斬殺。1898年9月21日,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戊戌變法是哪一年

戊戌變法是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一次資產階級維新運動,這次變法頒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等方面的法令,在這次變法中變法詔令幾乎是每隔幾天就頒布一個,讓人目不暇接,但是由於當時的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變法遭到了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的阻撓,最終以失敗告終。戊戌變法是哪一年?這一年是1898年。

戊戌變法是哪一年?戊戌變法發生在1898年。這一年之前,帝國主義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中國從此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列強的瓜分狂潮和國內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浪潮之中,清政府的統治岌岌可危,因此這促使清政府的統治者想要進行變革,而國內資產階級隊伍也已經初具規模,於是在許多資產階級先進的知識分子的要求之下,變法很快拉開了序幕。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的訊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歷史上稱之為“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公車上書”之後,資產階級的維新派在國內創辦了很多的保持雜誌,宣傳變法維新,並且成立了資產階級的變法政黨,要求變法的呼聲越來越高。1898年以光緒帝為首的清政府開始了變法,這次變法史稱戊戌變法,因為變法只維持了103天,所以這次變法又稱為“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1898年的戊戌變法曾給沒落的清朝統治者帶來一線希望,然而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最終以戊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而結束。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個,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戊戌變法在進行之前,根本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戊戌六君子變法的理論不被國人所接受,並且缺乏可信的說服力,所以注定戊戌變法會失敗。

戊戌變法

變法本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是否能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變法,這關係到變法的成功與失敗。就拿日本明治維新來說,日本天皇在進行變法之前,他先將維新派的思想在一些地區進行了長時間的滲透。等到日本幕府後期,農民、新興地主階級從自身利益出發,都要求天皇進行變革。正因為有強大的民意支持,所以日本明治維新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

從另一方面來看,缺乏民意也是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其次,戊戌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維新派沒有從實際出發,他們只是將救國救亡的願望寄托在光緒皇帝身上。雖然光緒皇帝是清朝統治者,但是光緒皇帝根本沒有任何實權,即使光緒皇帝想要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朝統治,但是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光緒皇帝根本沒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康有為和梁啓超將變法內容拿給光緒皇帝看了之後,雖然光緒皇帝讓維新派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但是變法只是曇花一現。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