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優秀學生顏回到底有多好學 顏回之死是怎么回事

眾所周知,《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在為數不多的篇章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卻出現得十分頻繁,“顏回辨志”、“顏回好學”、“簡居陋巷”、“師從孔子”等都提到了他,他就是顏回。作為孔子的得意門生,他是受到老師孔子稱讚最多的一位,但是天妒忌英才,顏回作為孔子鍾愛的學生卻很早就去世了。以致於,在他死的時候,孔子悲痛不已,連呼“天喪予,天喪予!”既如此,顏回究竟是有多優秀,竟使得夫子發出這樣的感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顏回一定是個勤奮好學的好學生,因為調皮搗蛋,不知進取的學生是沒有老師會喜歡的。顏回到底有多好學呢,我們可以看看他求學時期的一些經歷。顏回(前521—前481),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曲阜人,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贊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歷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尋孔、顏樂處”。十四歲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贊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

孔門優秀學生顏回到底有多好學 顏回之死是怎么回事顏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門”時,孔子聚徒講學已達十三年之久。其聲望遠播於各諸侯國,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宮敬叔等在魯國已小有名氣。顏回剛入孔門時,在弟子中年齡最小,性格又內向,沉默寡言,才智較少外露,有人便覺得他有些愚。《論語·為政》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顏回天資極聰慧,就連能言善辯的子貢也坦率地說不敢與顏回相比。《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他忠厚、內向,一度讓孔子認為顏回是個愚鈍的學生,但是其實顏回是個極有領悟的人,對於孔夫子的學問,他能夠掌握其精神實質,做到融會貫通,一以貫之。

除此外,顏回的人品也不錯,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嚮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在他求學的期間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顏回偷食。孔聖人教育學生要遵規、重道,沒有教育學生去偷去搶,顏回為何有那么大的膽子去偷東西吃呢?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曾讚嘆道:“賢哉,回也!”但子貢看見了顏回做飯時“偷吃”,令孔子感到疑惑。孔子領著弟子一行人周遊列國,在陳國和蔡國的一個地方受困,沒糧食吃已餓了七天。顏回好不容易討回一些米來煮飯,飯快要熟的時候,鍋內吹進了一縷炭灰,顏回把染上灰塵的飯抓起來吃了。不一會兒,飯就煮好了,顏回就請老師吃飯。孔子佯為不見之。老師假裝沒看到他偷吃,他便假裝說自己做了一個夢,說我夢見了先人,我把乾淨的好飯自己先吃了,剩下的一點讓他們吃。顏回一聽,知道老師再說自己。

於是,顏回淡定解釋道,自己偷吃是因為剛才炭灰被風吹進鍋里。弄髒了米飯,丟掉了很可惜,讓別人吃又不好,所以就抓來吃了。弄髒的這個飯不能用作祭祀。“孔子說:”是這樣的嗎,我也會吃的。“顏回平素為人”君子“,子貢當然也不會說假話。一件事情,就是這樣簡單而複雜,孔子只好委婉言之。直問怕冤了顏回,孔子在顏回面前也很講究方式方法,夢見先人應祭;先人可能幫我,更應祭;你做好飯,我去祭。然而,顏回也沒有讓老師失望。

《孔子家語》中有顏回一篇。說顏回非常聰明,深曉推理之術。他主張為人要謹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而不應該嚴以待人。但是孔子門下的學生中,最有聰明才智的卻不是顏淵,而當以子貢等人為代表,所以顏淵不是以智慧才華而出眾,而是以德行修為取勝。顏回,是一個虔誠的人,一心求道,無所他求。書上說,”朝聞道,夕可死也。“這樣,一位優秀的學生卻早早殞命,令孔子哀痛不已。

史記里曾有這樣一段記載:”回年二十九,發盡白,早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則亡。‘“公元前481年,正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末年,顏回就這樣安靜地走了。顏回好學,十三歲師從孔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直追隨著孔子,直至娶妻生子,也仍舊陪著老師周遊列國,二十九歲時頭白就全白了。

”簞食瓢飲“的生活,顏回是再也過不上這樣的日子了,也不能再陪著老師孔子,三月暮春之日去踏青,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顏子不幸病逝,給世人留下了永久的遺憾。由於他的家境十分困難,以至無力按照當時有關禮儀殯葬,最後經他的父親顏路四處籌措,並在其弟子及同門好友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了葬禮。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