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是誰馬謖簡介 三國演義里馬謖失街亭是怎么回事

在人們心目中,馬謖幾乎成了“言過其實”“紙上談兵”代名詞,馬謖是三國里頗有爭議的人物,據史載:“馬謖自幼熟知兵法,才氣過人。”陳壽評價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的確,馬謖是個軍事發燒友,愛看兵書,愛研究戰術。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軍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談,徹夜謀劃。被諸葛亮稱為“曠世奇才”的馬謖,卻被劉備認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如此評價不在少數,大家對馬謖的能力也是褒貶不一,那么,馬謖到底是個庸才還是能人?馬謖失街亭又是怎么回事?這一切都要從馬謖的生平開始。

運籌帷幄 深得孔明賞識

馬謖是誰馬謖簡介 三國演義里馬謖失街亭是怎么回事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馬謖一共有五個兄弟,每一個都恭謹謙和,才華過人,因此在當地十分有名氣,被稱作:“馬氏五常”。馬謖和馬良曾同為荊州從事,劉備入川時,馬謖跟隨大軍同行,因為其擅長謀略,而深得諸葛亮的賞識。漢高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人各有其才,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方面,馬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謀士。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夠在運籌帷幄和能戰善戰之間平衡,因為我們難以做到能夠帶兵打好仗,又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這是很難的,當馬謖在這兩者之間無法平衡的時候,且兩方面都不是特別突出時,是很容易吃敗仗的。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三個國家的勢力大小和實力我們自然有數,當時,蜀漢的人口九十幾萬,曹魏四百多萬,東吳兩百多萬,蜀漢的人口數量不足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及東吳的一半。當時還是人多力量大的時代,人口幾乎就是第一生產力第一戰鬥力,蜀國實力之弱,可見一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只要有好的統帥,羊羔也能訓練成獅子,但問題在於蜀國沒有這樣的統帥:絕對才能不低,相對才能不高。吳蜀實力弱,唯一辦法是蜀吳兩家聯合。這一點諸葛亮認識清醒,將之定為基本國策,甚至早早地與吳國定下了瓜分魏國的計畫。儘管後來兩國一直保持著聯盟關係,但無法真正協調立場,作為部署軍事鬥爭的基礎。兩國協同攻魏,行動從來就沒有成功過。依靠合作不行,只能在人才上與人家爭一下。

於是,馬謖就成為了諸葛亮欽點的一名能人,深得諸葛亮的賞識,但是他的老闆劉備不怎么喜歡他,甚至還在臨終前告訴諸葛亮,馬謖這個人不靠譜,後來證明諸葛亮也沒怎么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依舊重用馬謖。馬謖沒有失街亭之前,諸葛亮與馬謖合作得如魚得水。比如在討伐雍闓、擒獲孟獲這件事情上馬謖功不可沒。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雖然諸葛亮自己也是個聰明人,但在他出兵之前,他依舊徵詢了馬謖的意見,針對南人難以馴服的特點,馬謖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攻心策略。短時間內難以收服南人,只有收取其心才能使南人真正歸順於你。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意見,不久,諸葛亮斬殺雍闓,並且他赦免了孟獲,這一策略被諸葛亮實施為“七擒孟獲”,從而保證了南方邊境的安寧。針對蜀國“兵馬疲蔽”,民怨沸騰,馬謖適時提出“只宜存恤,不宜遠征”的休養策略。北伐前夕,依靠馬謖的計謀,諸葛亮成功地離間魏國曹睿、司馬懿君臣,為北伐奠定了勝利基礎,才使得諸葛亮敗夏侯,收姜維,破羌兵,滅王郎,緊接著連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舉國震驚。

剛愎自用 馬謖街亭失守

這樣說來,馬謖是個軍事人才,諸葛亮的很多智慧里,都有著馬謖思維的火花,但是馬謖唯一的缺點就是,他理論很充分但是實踐經驗卻很少,這讓他對大局的掌握程度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而他的理論也缺乏實踐的檢驗。建興六年,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國,諸葛亮率軍出擊,而他選擇馬謖作為先鋒,當時很多人都建議諸葛亮選擇有經驗的老將,但諸葛亮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前行。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漢來伐後,派大將張郃駐守軍馬在街亭阻擋馬謖。馬謖上了戰場後,僅憑著自己在書上學來的知識和少量的實踐經驗,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部署軍隊。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計畫,放棄了水源地而將軍隊設定在山上,軍隊的調度也顯得很混亂,這時,馬謖的手下王平就已經察覺這個布陣存在很大的問題,多次勸諫馬謖,馬謖不聽,我行我素。曹叡的軍隊自然抓住了這個好機會,這邊張頜切斷了駐守山上的馬謖軍隊的水源,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馬謖的軍隊在山上潰不成軍,四散而逃,而當諸葛亮知道了馬謖潰敗的訊息,想要回來支援馬謖,卻沒有辦法在馬謖所駐紮的地方找到據點,無奈只得繞道,而這一繞道不僅浪費營救時間,還損失了不少軍力,可謂得不償失。因為街亭失守,馬謖獲罪入獄,被判處死刑,而且由諸葛亮親自斬首,在處死馬謖時,諸葛亮也是不捨的,要知道曾經他是如此倚重他,現在犯下大錯,又不得不殺掉馬謖,以命謝罪,馬謖死的時候才僅僅三十九歲。馬謖死後,諸葛亮親自前往弔喪,為他痛哭流涕,安撫他的子女,善待其後人。

失去馬謖諸葛亮是痛苦的,因為馬謖是他的朋友、知己、戰友,他們一同圖謀,共事一君,相談甚歡。在馬謖死後,諸葛亮很長的一段時間心情不怎么好,因為他失去了一個能夠和他一起商議,因為少了心腹馬謖參與,晚年的諸葛亮食少事繁,每一件事都要自己親自上陣,這樣大的工作量換誰都承受不了吧。沒了馬謖諸葛亮,好像用兵打仗遠不如以前了。畢竟,孔明已老,少了一個得力助手,區別還是很大的。要說諸葛亮殺掉馬謖這件事也頗受人議論,“勝敗乃兵家常事”,道理我們都懂,況且馬謖本來就年輕,缺少的正是實踐的機會,偶爾失敗一次並不可怕,任何一個成功的軍事家,都是從幼稚到成熟,這個階段是需要過程的,不是誰上戰場就一定會贏,況且,馬謖做前鋒也是諸葛亮的提拔,他一意孤行,讓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機關兵擔任先鋒軍總司令,似乎也是欠妥的行為,這樣追究下來,雙方都有責任,這街亭之失的黑鍋怎么就馬謖一個人背了?

而馬謖也並不是一個言過其實,剛愎自用的庸人,誰也無法否認馬謖是個人才。看他獻平南之策時,可以發現他對戰爭的驚人洞察力;看他獻反司馬懿和曹睿之計,又看出他算計之工巧。而敗後,馬謖知罪伏法,絲毫不強調客觀原因來替自己洗罪,也沒有利用與孔明私交甚厚來循私,堂堂正正地受刑,沒有一絲怨言。

可以說,馬謖是個人才,而且是個可以培養和器重的人才,連臨死之前的諸葛亮都發出了“吾遍察諸將,皆無人可授”的悲嘆,又怎么能否定馬謖的才能,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次失敗就毀了自己的一生,這是諸葛亮的無奈,更是馬謖的悲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