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宰相怎么寫好看

宰相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初為君王輔政大臣如相國、相邦、丞相等官的泛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秦漢以來成為對輔佐皇帝、統領百官、綜理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其具體職名、職權範圍因時因人而異,歷朝各有不同。秦、西漢以相國、丞相當之,參決大政,綜理要務,不親庶事,職高權重;御史大夫為其副貳。武帝、昭帝以後,逐漸形成以大司馬大將軍為首,以尚書中書為核心,由皇帝高級侍從官員組成的中朝(內朝),掌握政務的決策之權;以丞相為首的中央政府號外朝,僅負責奉詔命、執行政務之責。西漢後期罷丞相、御史大夫,改置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並號丞相,三分相權。東漢太尉司徒三公名義上仍為宰相,然位尊權輕,備員而已,實際上由尚書台總攬政務,統攝百官。漢末建安中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三國初以魏王所屬秘書令,改為中書監、令。魏、晉遂以中書監、令為宰相。吳只設丞相。漢初設丞相,後以大將軍錄尚書事主國政。魏、晉、南北朝相國、丞相亦號宰相,實非尋常人臣之職,多用以安置權臣;三公皆為名譽宰相;諸公、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大臣加錄尚書事銜者始得為實際主持政務的真宰相,或以數人同錄尚書事;錄尚書事缺而不授時,尚書令尚書僕射亦可為真宰相。當時宰相無常官,皇帝所與商決政事、委以機者,皆可行其職權,故近臣如中書監、中書令侍中黃門侍郎領軍將軍中書舍人等如受命參議國政,亦可稱宰相。北周設六官府分管全國政務,如皇帝下達“五府總於天官”之詔命,則天官府長官大冢宰得為真宰相,然至末年,軍政大權悉歸由權臣擔任的大宰相。隋以尚書省正副長官尚書令、僕射為真宰相,內史令納言參掌政務,或有宰輔之稱。唐初以尚書、門下、中書三省長官尚書左右僕射、侍中、中書令為真宰相,在政事堂共同商決政務,輪番秉筆。太宗以後漸以他官加參知政事、參掌機密、參預朝政、參知機務、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銜為副宰相,入政事堂議政,削弱尚書左右僕射等正宰相的職權。玄宗以後,三省長官多虛而不除,或作為藩鎮加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正式宰相職銜。宰相多置四員,皇帝初崩,新君始立,選一人攝冢宰名義,是為首相。首相多授太清宮使,次三相皆帶館職,以弘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集賢殿大學士為序。又置樞密使以分其職權。宰相用人漸輕,權力縮小,又常作為加官,用以賞功及安置大臣、藩鎮,遂有使相之名。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以同平章事為真宰相,無定員,以尚書丞、郎以上至三師為之。如置二相,則以首相兼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次相兼集賢殿大學士;如置三相,則分別兼昭文館大學士、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親王、樞密使、留守、節度使而兼侍中、中書令、同平章事銜者,稱使相,不預政務,有時宰相虛位,即令其代宰相簽敕書。又有參知政事,為副宰相之職,號執政。元豐改制後,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兼領中書、門下二省事,政和二年(1112)改名太宰少宰。後又以太師、太傅、太保為真宰相,少師、少傅、少保為副宰相。欽宗靖康元年(1126)復行元豐之制。南宋初尚書左、右僕射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宗乾道八年(1172)改置左右丞相。西夏建國初年設為官,以党項人充任。晚期稱右丞相。金代以尚書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為宰相,左右丞、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元代以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為宰相,左右丞、參政為副宰相。明初置中書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不設宰相,皇帝親攬政務,總領六部。又置諸殿、閣大學士,侍從左右,初僅備顧問而已;成祖以後,漸得參預機務,然品秩較低,不置屬官,不得干預六部事務;仁宗、宣宗以後,其職漸崇,號為內閣,居六部之上,擬定詔旨,批答章奏,裁決政務,然其職權又常受制於宦官。成為事實上之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清沿明制。雍正以後實際由軍機大臣執行宰相職權,大學士成為閒職。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然從制度上說,自洪武十三年起,宰相制度已被廢棄。②吐蕃王朝仿唐所置官職譯名。亦譯作大論。總管政務,員數不定。③官名。遼代北面官有北、南宰相府,各置左、右宰相為長官,分領部族,佐理軍國大政,由皇族、外戚充任。諸大部族亦置左、右宰相,協助大王處理部族事務。元代有內八府宰相,為近侍官員,凡八員,掌諸王朝覲儐介事務,並與蒙古翰林院官同譯寫、潤色詔令文字。以其貴近,特以其名寵之,並無授受宣命。秩視正二品,以國戚勛貴子弟充任。宰祝 官名。春秋戰國置。掌獻犧牲以薦祭祝。《淮南子·時則訓》:“乃命宰祝,行犧牲,案芻豢,視肥臞全粹”,“以犬嘗麻,先薦寢廟”。

詞語分解

  • 宰相的解釋 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此為宰相聽事誠隘。聽事,即;廳事;,大廳;處理公事,接待賓客的廳堂。。;;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實宰相之職也。;;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詳細解釋《韓非子·顯學》:
  • 宰的字典解釋 宰 ǎ 殺牲畜:宰殺。屠宰。宰牲節(亦稱“古爾邦節”、“犧牲節”)。 借指商販用狡詐的手段使顧客在經濟上受到損害(有的地區稱“斬”)。 古代官名:宰相(刵 )。宰輔。太宰。宰官。 主管、主持:主宰。宰
  • 相的字典解釋 相 ā 互動,行為動作由雙方來:互相。相等。相同。相識。相傳(俷 )。相符。相繼。相間(刵 )。相形見絀。相得益彰(兩者互相配合,更加顯出雙方的長處)。 動作由一方來而有一定對象的:相信。相煩。相問。

歷史知識推薦:遼穆宗

— 即耶律璟,契丹名述律。遼代皇帝。公元—年在位。遼太宗長子。會同二年封壽安王。天祿五年,隨世宗出征。世宗被察割等謀害,領兵誅察割,即皇帝位,年號應歷,在位十九年,皇室內部多次發生謀反事件。對外援北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宰相歷史

相關歷史

宰相_宰相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