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宋教仁?宋教仁的死為什麼會引發二次革命?

宋教仁是晚清末年民國初年人士,在血氣方剛的年紀,加入自己同學創建的革命團體,此後開始了自己的反清革命之路。在中華民國還沒有成立的時候,宋教仁不辭辛苦,四處奔走,建立革命團體,聯絡志同道合之輩,以此來壯大革命隊伍的力量。在成功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之後,宋教仁又開始為建立更好的國民政府而努力。

宋教仁在歷史上的評價極高,光是頭銜就有好幾個。他與黃興和孫中山並舉,稱為中國“憲政之父”。同時他也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中華民國的主要締造者,也是民國初年第一位提出了內閣制體制的政治家,是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

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而像宋教仁這種,無關政黨,無關利益,只想要建立純粹的國民政府的純粹的革命者尤其罕見。在黃興與孫中山二人,為國民政府的權利角逐的時候,宋教仁就已經表示了對這種爭權奪利的行為的厭惡。甚至有一段時間,宋教仁有了退黨的表示,也正是因為此事。後來黃興為了留下宋教仁,選擇了退讓一步,孫中山這才上位。

蔡元培在《我之歷史》序言說:“其抱有建設之計畫者居少數。抱此計畫而毅然以之自任者尤居少數,宋漁父先生其最著也。”

如何評價宋教仁?宋教仁的死為什麼會引發二次革命?民國初期之時,雖然建立了臨時政府,也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統治,但實際上當時的整個政局並不穩當。臨時政府中,爭權奪利之事尤為顯著。宋教仁雖然並不像參與其中,但是為了能徹底的實現內閣制的政治體制,也冒著危險幫助政黨贏得大選。

有人說不久搞個選舉嗎?有什麼危險的!當時的時局之亂,不是今日的安穩局面能夠相比的。放在今天來說,每一次大選各部官員都 有起有伏。而在民國初年,就不止如此了。首先是臨時政府中的矛盾,其次還有袁世凱在外的窺視。刺殺之事屢見不鮮,如何能使小事?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宋教仁最後在國民黨贏得大選不久, 便遭遇暗殺去世,用自己的鮮血祭奠了自己的偉大理想。

宋教仁去世之後,社會各界紛紛追悼,許多人都留下輓聯祭奠,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孫中山的兩幅:

作公民保障,誰非後死者;

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三尺劍,萬言書,美雨歐風志不磨,天地有正氣,豪傑自牢籠,數十年季子舌鋒,效莊生索筆;

五丈原,一抔土,臥龍躍馬今何在,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灑幾點萇弘血淚,向屈子招魂。

這樣一位將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革命的先烈,當得起這樣的讚嘆。

宋教仁的死,不僅在當時影響甚大,同時也具備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宋教仁之死,最後成為了二次革命的導火索。

首先宋教仁本人的社會地位極高,特別是在革命道路上作出的貢獻。他去世的時候,正是召開國會之機,時間非常的敏感,所以自然會引發軒然大波。

其次,宋教仁的死亡案件,撲朔迷離,儘管牽連出了一大批的人,但是幕後主使並沒有找出來。最為重要的是什麼呢?是在追查這件事情的時候,一個又一個關鍵證人的去世,讓社會各界議論紛紛。在社會輿論之下,自然要發動一件大事,轉移此事的注意力。

最後宋教仁被刺殺後不久,袁世凱就被人發現他非法簽定善後大借款,準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

在諸多原因之下,孫中山決定搶先出手,發動二次革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