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稱霸的條件有哪些 晉文公稱霸的原因有哪些

晉文公是春秋時期一位偉大的霸主,他忍受著流亡的艱辛,在國外過了19年忍辱負重的日子,沒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堅持下來的。他的流亡各國卻屢被驅逐,遭受了多少冷眼與嘲笑,沒人知道他是怎么強裝鎮定面對一起的,晉文公能夠成就霸業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有耐心有毅力,他能夠吃得苦中苦,最後才成為萬人之上,傲視群雄。

晉文公稱霸的條件有哪些 晉文公稱霸的原因有哪些晉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時間僅僅九年,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晉文公政績卓著,是春秋 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晉文公曆代的史學家對他的評價都很高,他出生在曲沃的貴族家庭,他小時候就很聰明好學,喜好結交賢能之士,在幾位兄弟之間應該說是最優秀的,但是因為自己是庶出,競爭王位的能力就小了很多。

後來他的父親晉獻公,因為晚年寵愛驪姬,驪姬為了掌握晉國要求晉獻公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緊接著便迫害重耳,重耳不得已只得逃出晉國,流亡到其他國家,在逃亡的過程中,嘗盡心酸,19年後又回到了晉國,由此接過振興晉國的大旗,讓晉國真正強大起來。晉文公稱霸中原靠得不僅僅他的驚人毅力,還要得益於他強有力的政治手段。

晉文公稱霸的原因有很多,歸納分析主要是這幾個方面:首先,晉文公是個相當有包容力和忍耐力的人,他謙虛從不驕傲自滿,這一點可以“驪姬之難”和他流亡事件看出來,驪姬之難導致重耳奔走他鄉,他在流亡的途中,並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絲毫想要放棄的念頭。昔日貴族子弟,如今落魄不堪,要放在其他的貴族公子哥身上,恐怕早就受不了了,晉文公選擇逃走,是為了有一天能夠更加堅定地回來。

這段旅途實在是坎坷,在各國不受待見,甚至還有可能遭受迫害,去到小國很少受禮遇,好不容易有個楚王禮遇 ,也是別有用心,直到流亡到秦國生活才開始有了安穩的苗頭。在楚國他曾答應過,若以後兩國在戰場上相見,晉國必定會退讓楚國先退避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楚國的原諒,兩國再交戰。沒想四年後,這個事情真的發生了,而重耳也的確履行了他的諾言,在戰場上,下令讓自己的軍隊後退九十里。遵守了那個諾言,或許楚王早就忘記了,但是晉文公從始至終都沒有忘記。“狐偃之讓”、“趙衰之讓”,禮讓算是儒家推崇的人類最高品格之一,晉文公具有“讓”的品質,也就有了成為一個明君的重要品質。

晉文公還能棄怨安眾,知錯必改。當年曾經追殺過他的寺人披,呂甥、郤芮打聽到焚燒公宮的訊息,便去求見文公,文公拋棄了舊怨接見了寺人批,不僅讓自己免於禍難,還為自己又增添了幾個能人,此舉與齊桓公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很類似,晉文公的確有政治家的風範。

《史記·晉世家》:“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說的是當年介子推與重耳一起流亡時,曾經割過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而在重耳即位後封賞眾人時卻忘記了介子推,晉文公便親自去道歉,並焚山逼介子推就任。重耳大量啟用賢才,整頓吏治,使得君臣團結,人盡其用。

其次,晉文公在流亡之後歸國,撥亂反正,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恢復國內的生產,他進行了全面的整頓和改革。在政治上,他先任用一批能人志士。“明賢良”、“賞功勞”,是他擇人的標準之一,唯才是舉,不管國籍身份只要有能力都可以擔當重任。

《史記·晉世家》記載:“文公修政,施惠百姓。”、“棄債薄斂大力發展生產”,免債輕賦,鼓勵人民大力發展農事,救濟貧困,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調動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又為晉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除此之外,發展軍隊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措施,改革兵制,擴展編制。晉文公將軍隊由二軍改變為三軍、五軍,始作“三軍”。三軍的軍事編制的成功,標誌著晉國已成為一個軍事大國。內政外交,真是晉文公的這些措施,才使得晉國社會真正發展起來,他的改革消除了社會的一些弊端,緩解了國內的矛盾,使晉國國內局勢得到穩定,經濟發展,國富兵強。為晉文公爭霸諸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