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在歷史上是怎么死的

千百年前有一位聖賢他叫孔子,為了踐行自己的學說,身處亂世的他周遊列國只為推行自己的學說,雖然無功而返,但他的所作所為深深影響了後 世之人。踏著他的步伐繼續踐行儒家學說的後繼人孟子,即使知道要面臨的艱辛,即使會被撞得頭破血流,也毅然向前。

有關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在歷史上是怎么死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山東鄒城人。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 物 。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 子合 稱為“孔孟”。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叛亂,雖身處亂世卻能夠堅持己見,做一個儒家學說堅定的踐行者。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對諸侯國沒有較大的吸引力,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 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繼續著孔子和自己 未完成的心愿。

亞聖孟子的一生極其精彩,他的一生是飽含智慧的一生,思維的火花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迸發。始作俑者、孟母三遷等,時至今日,我們仍能聽 到關於他的故事。

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在字典里的解釋為:最初製作俑來殉葬的人,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這句成語雖然出自於聖賢孔子之口,孔子曾說:“始作俑者, 其無後乎。”意思是:首先製作俑來殉葬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話出自孔夫子之口,但這個成語卻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 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這簡短的對話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大王回答說:“沒有什麼區別。”孟子接著說:“王的廚房裡 多的是肉,王的馬廄里多得是壯馬,而外邊這么多餓殍。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野獸相食尚且被厭惡,何況是一國之君帶著野獸來吃人 ,孔子曾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做殉葬的人,他是斷子絕孫的吧,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這便是始作俑 者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這個故事依舊發生在孟子和梁惠王身上,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遠交近攻,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連連征戰,導致民不聊生,孟子見此十分憐惜百姓。 見此情形,孟子決定周遊列國,推行仁政,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說:“我治理國家,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 ,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與此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如出一轍。我曾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 。但是我看見自己國家的人並沒有因此而增多,而鄰國的人也沒有因此而減少,我感到很困惑。”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事膠著,短兵相接間,有的士兵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有的跑了一百 步停下來不跑的,而跑五十步停下來的人反而嘲笑一百步的人,可以嗎?”梁惠王回到說:“這不是笑話嗎?五十步也是跑,一百步也是跑,性質 都是逃跑啊!”孟子在與各諸侯國當權者討論時,很喜歡舉例子、打比方來為對方說明道理,言語之間盡顯大家的語言魅力和精彩的思想交鋒。

孟子之死

公元前289年一位睿智的老人,在齊宣王的殿上靜靜合上了眼睛,據說他是被氣死的,他的死跟張儀有關。“孟老夫子,爾何其厚顏也?!”張儀站 在當殿,指責儒家學說的人皆小人,唯我君子的流氓思想。儒家弟子數千,有幾人如墨家子弟一般,做生龍活虎的真人?有幾人不是唯唯諾諾的弱 細無用之輩?爾等儒家公然將虛偽看作美德,公然引誘人們說假話,還自稱文質彬彬的謙遜公子,我看你們儒家學派,真是厚顏無恥。“ 張儀一陣 嬉笑怒罵,大殿中竟無一人吭聲,惟聞孟子粗重的喘息之聲。孟子心裡鬱結,有一堆話想抒發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又聞張儀仰天大笑。羞愧難當的 孟子,大急之下竟然口吐鮮血而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