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是誰?李旦和武則天的關係?

 唐睿宗李旦,初名李旭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李顯同母弟。初封殷王,領冀州大都督。他一生兩度登基,二讓天下,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讓位於母后武則天,被封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廟號唐睿宗,諡號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葬於橋陵。

 

李旦是誰?李旦和武則天的關係?與李顯相比,李旦的特殊在於,他退下皇位是自願的,無論心底是否甘願。他第一次即位,是武則天在洛陽宮中廢皇帝李顯為廬陵王的第二天。由於這時武則天的政治經營還沒有達到足以改朝換代的火候,身為她幼子的豫王李旦就被立為新君。李旦於是就成為繼李顯之後的唐朝第五任皇帝。李旦雖在皇位,卻實則是一個傀儡,看著母后經營的權勢,李旦自請讓位,卻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武則天將廢黜為廬陵王的李顯從房陵召回。李旦“數稱病不朝,請讓位於中宗”,顯然,李旦稱病只是一個藉口,他是認為自己年幼,不願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較量。按照長幼的次序,兄長被迎接回到宮中,就表明母后還是有意把兄長選立為繼承人的。

 

對此二讓,司馬光也評價說:“相王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故經武、韋之世,竟免於難。”李旦雖一直處於政治漩渦之中,屢屢遭受猜忌卻也能夠保住性命,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才能,少見的才能,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處於怎樣的環境和權勢之中。保住自己。

 

之後中宗李顯死亡,李顯的四子李重茂即位,把持朝政的韋後黨羽便盯上了曾經做過大唐皇帝和皇嗣的李旦,在韋後自懷私心剝奪其輔政權力的時候,他也從沒有正面爭鋒,一如既往地恭儉退讓。再一次完美地避開了或許會引火燒身的朝廷漩渦。奇才,怪哉。

 

韋後最終走上了末路窮途。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聯合禁軍將領擁兵入宮,將韋後誅殺,廢黜少帝李重茂,擁立李旦重新登基。

 

根據史書記載,在這場宮廷政變成功後,少帝李重茂也無奈下詔請讓位給叔父相王,相王依舊上表推讓。在眾人的強烈要求下,他才勉強同意。

 

由於少帝李重茂登上皇位,前後不足一個月,加上這期間還有韋後臨朝,他實際上並沒有掌握權力,所以無論是唐朝歷史上還是在歷史年表的譜繫上都沒有把他當作一任皇帝。

 

李旦第二次登上皇位之後不久,便將李隆基立為太子,抗韋有功。本來按照這樣來說,李旦的皇帝生涯應當順風順水了。可是,別忘了,李旦還有一個妹妹,太平公主。這個想效仿自己母后的人。按照李旦之前讓皇位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一位避讓的人。對於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鬥爭視而不見,反而想在其中和稀泥,搞太極,緩和他兩人的關係。最後糊裡糊塗地迅速禪位給李隆基。之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鬥爭愈加明顯,之後的彎彎繞繞不提也罷,李隆基勝出,太平公主自縊,李旦被終身軟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