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何時傳入中國的?十二星座是誰發明的?

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是占星學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包括牡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

黃道十二星座在古巴比倫時代就已定名,巴比倫人又把整個黃道從春分點開始均分為12段,每段稱為一“宮”,各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稱“黃道十二宮”。這些概念後來被古希臘人吸納,到公元前後,“黃道十二宮”概念從希臘傳入印度,6世紀隨佛經進入中國。

目前見到的關於黃道十二宮漢譯名最早的文獻是《大方等日藏經》,這是隋開皇初年天竺法師那連提耶舍從梵文翻譯的。譯文將“牡羊”和“金牛”譯作“特羊”、“特牛”,“特”是“雄性”的意思;“雙子宮”被釋為男女二人,大約是“在天願為比翼鳥”的聯想,所以被譯為“雙鳥”;“人馬宮”是半人半馬射箭的造型,梵文原文為“弓”,故譯作“射”;“寶瓶”是人傾斜水瓶的形象,故譯為“水器”;至於羊身魚尾的動物形象稱“磨竭”,則是梵文makara的音譯(後來為了切合羊身的形象改為羯,羯是閹割過的羊),這也是後來88星座中唯一保留音譯的星座。

到明清時期,黃道十二宮的譯名基本穩定,除“陰陽”、“雙女”外,其他與現用名完全相同。直到康有為的《諸天講》,才將“陰陽”、“雙女”分別譯為“雙子”、“處女”,與現代所用名更為接近。

十二星座何時傳入中國的?十二星座是誰發明的?

 星座由來

古代為了要方便在航海時辨別方位與觀測天象,於是將散布在天上的星星運用想像力把它們連結起來,有一半是在古時候就已命名了,其命名的方式有依照古文明的神話與形狀的附會。另一半是近代才命名,經常用航海的儀器來命名。在古代因地域的不同,所以"連連看"的方式也就不一樣!而21世紀世界已統一星座圖為將天空劃分88區域88個星座。

我們一般談論的『星座』(SIGN),指的是『太陽星座』(SUNSIGN);亦即以地球上的人為中心,同時間看到太陽運行到軌道(希臘文ZODIAC:意即~動物繞成的圈圈,又稱"黃道")上哪一個星座的位置,就說那個人是什麼星座。其實這種星座起源與西方,東方也有自己的星座,而且陰陽曆排法不同。

二千多年前希臘的天文學家希巴克斯(Hipparchus,西元前190~120)為標示太陽在黃道上觀行的位置,就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區段,以春分點為0°,自春分點(即黃道零度)算起,每隔30° 為一宮,並以當時各宮內所包含的主要星座來命名,依次為牡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雙魚等宮,稱之為黃道十二宮 。總計為十二個星群。在地球運轉到每個等份(星群)時所出生的嬰兒,長大後總有若干相似的特徵,包括行為特質等。將這些聯想(豐富的想像和創造力)串聯起來,便使這些星群人性的具像化了;又加入神話的色彩,成為文化(主要指希臘和羅馬神話)的重要部份。這套命理演進、流傳至今至少五千年的歷史,它們以這十二個星座為代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