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有50位白痴天才 自閉症患者為何出天才?(2)

孤獨症患者的人際關係智慧型受損,但沒有影響到其他智慧型的發揮

全球約有50位白痴天才 自閉症患者為何出天才?

美國媒體曾報導,美國音樂特殊才能智障學者蕾絲莉(Leslie Lemke)從未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她十多歲時,首次聽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她毫不猶豫並且流暢地在鋼琴上彈出。她可以用鋼琴彈出任何她聽過的音樂,無論它有多長或多複雜。然而她不能握住刀叉、湯匙或用碗筷吃飯,最缺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當你對她說話時她很少能重複你的語句,連鸚鵡式的模仿都感困難。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劉正奎博士說,人的認知包括三方面: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對生理的認知(包括生老病死);對心理和情感的認知。患有孤獨症(通常所說的自閉症)的人對心理情感認知上存在障礙,缺乏認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但是,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提出多元智慧型理論,將人的智慧型分為語言智慧型、邏輯-數學智慧型、空間智慧型、運動智慧型、音樂智慧型、人際關係智慧型、自我認識智慧型和自然智慧型。這幾種智慧型之間相互獨立,例如音樂智慧型差的人,其語言智慧型可能很出眾。陳景潤的數學天賦在國內算得上首屈一指,但是他卻在人際關係方面相當缺乏經驗。可見這二者並不互相影響。因此孤獨症患者的人際關係智慧型雖然受損,但沒有影響到其他智慧型的發揮。

孤獨症患者缺乏其他刺激,往往重複做同一件事

另據報導,日本有一位美術特殊才能智障學者山本吉彥6個月時發現腦水腫,成為重度智慧型障礙者,直到6歲還無法完成大小便訓練,不會說話,嚴重的聽力損失導致語言障礙,12歲時他的心理年齡大約只有3歲,智力測驗結果智商23左右。山本在國中入學面談時,還無法回答諸如:“你叫什麼名字?”、“你從哪一個學校畢業?”等簡單問題,也不會寫日本字母,精神心理學家的報告認為山本沒有接受教育的潛能,他好像喜歡無聲世界。既然他不喜歡語言,川崎鼓勵他每天用圖畫來描述他的生活,以圖畫來寫日記,於是山本開始每天專注於自己的畫,他可以如佛像一般,坐在他的座位上好幾小時不吵不鬧。

後來,他的畫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被譽為日本另一位梵谷(荷蘭印象派畫家)。其畫作先後在美國、日本等地展出。孤獨症患者往往重複做同一件事。由於他們不能感知別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更執著於他們自己的世界。孤獨症患者的行為特點就是刻板的重複。而不斷重複恰恰又是行為訓練的重要方式。當重複達到一定數量,人的行為便形成模組,可以下意識地對模組進行自動加工,而不需要占用大腦資源。而普通人雖然平均智力水平相對更高,但是他們每天需要接收和處理的信息量也很大。人的精力就像保鮮水杯里的水,常人要將水灑在各種不同的領域,才能滿足其生活和發展需要,因此每一份水可能只有很少的幾滴;而孤獨症患者也許只有半杯水,但是他們卻將這半杯水全部灑在同一個地方,效果就會十分明顯。

天才在任何群體中都有機率

另外,天才在任何群體中都有機率。無論是正常人群還是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群,都有可能誕生天才。在普通人群中也有能力超群的人。浙江定海縣一個僅21個月的幼女已經能認出1500個漢字。她在9個月時便表現出非同一般的記憶力,家裡的被子曬在陽台上,父母忘記收,她就用手指著窗外,呀呀地叫個不停。父親買回幼兒智力卡片,她只看一遍,就記住了二十幾張卡片的內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