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唐景崧此人?唐景崧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表現?

唐景崧是清朝末年大臣,任台灣巡撫之職,同時也是清政府最後一位台灣巡撫。在其任期之內,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廷慘敗,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此次條約中,台灣島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既然他所在的任地都已經被朝廷割讓給他國了,他自然就不能再在台灣為官,而清廷從此以後也再沒有台灣布政使一職了。

唐景崧是一位不甘平凡,抓住時機就想往上爬的人。唐景崧中進士之後,便留在禮部工作,後補主事之職。此後的十八年間,唐景崧都鬱郁不得志,一直做著京中小官。唐景崧不是淡於名利之人,只不過是沒有合適的時機往上走而已。

後來法越戰爭爆發,唐景崧明白自己的機會來了。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他自請前往前線,聯繫劉永福黑旗軍及其他民間組織,共同與清軍抗擊法國。戰爭前線雖然有喪命的危險,但是卻也是他能擺脫現在的低微官職,往上沖的關鍵。事實上他也賭對了,此戰後他被賞四品卿銜,後來被調往台灣,任台灣布政使。

歷史上對於唐景崧此人的個人評價實際並不高,而一切都源於甲午中日戰爭中唐景崧的表現。

如何評價唐景崧此人?唐景崧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表現?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台灣的抗日戰役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他任台灣巡撫後,查明敵情,上奏朝廷:“查倭人雖鴟張於北,而志不忘台。六月以來,時有倭輪游弋測水,故台灣設防與臨敵同。”唐景崧此後再日本啟動一級戰備,足以見他在這一點上還是比較英明的。“台灣逼近閩粵江浙,為南洋第一要害……欲固南洋,必先保台,台若不保,南洋永遠不能安枕。”對於台灣的重要戰略位置,他有著非常明確的認識。

首先他加強台灣的海防,“以廖得勝統滬尾諸營,佘致廷帶三營副之。……委知府朱上泮帶四營助守澎湖”,“劉永福仍守台南”。

他“並募炮隊前往協防;又開水旱雷一營,擇要分置”,順便籌建牽拉電線,以便能迅速的指揮作戰。

其次聯絡會黨等民間武裝,共同抵禦日軍的侵略。唐景崧在中法戰爭中,拉攏劉永福一部,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中日戰爭後,他再一次動了這個心思,“請旨下號召海內豪傑,無論海寇、馬賊,有能奪回失地一處者,予爵賞,世守其土;有能捐輸槍械助人立功者,爵賞同。”

最後他四處籌集軍餉,以保證戰略物資的供應需求。他除了積極向中央政府申請財政撥款外,便是四處遊走在民間商戶中,籌集各地經費。而這些籌集的軍餉,大部分都被用來購買武器,以抵抗日本的船堅利炮。

看這上面三點,大家肯定覺得唐景崧做的還是不錯的,為什麼歷史上卻給他負面評價呢?關鍵就在接下來的事情上了。

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的《馬關條約》中有割讓台灣島一項,而清政府也同意了這一款項。

在台灣島被割讓給日本後,唐景崧仍然滯留台灣,帶領軍民共同抗日。他集台灣軍政大權於一手,建立民主國家,其本人為大總統,共同抗日。為了得到國際上的支持,唐景崧還以台灣島上豐富的礦產資源為資本。不過《馬關條約》簽訂後的抗日,並不是唐景崧愛國主義情懷,而是迫不得已。也就是說,並不是他不想離開台灣,而是離不開。等到後來,台灣獨木難支之時,他毫不猶豫的就帶著剩下的經費逃回到台灣對岸的桂林,在桂林隱居,致台灣人民於不顧。

唐景崧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有好有懷,是一個毀譽參半的抗日將領。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