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鹼工業創始人吳蘊初簡介 吳蘊初是怎么死的?

吳蘊初,字葆元,生於公元1891年,去世於公元1953年,江蘇省嘉定縣人,是近代化工專家,我國氯鹼工業的創始人,同時也是近代著名的化工實業家。而二三十年代,他在我國創辦了第一個味素廠、氯鹼廠、耐酸陶器廠和生產合成氨與硝酸的工廠。不說其他,光說“味素”這一條,算的上是利在千秋功在萬代。雖然現在強調養生,燒菜倡導不放味素,但是說實在的,若真不放絕對像是少了什麼。

吳蘊初十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學堂,學習刻苦用功,後來考上了上海廣方言館學習外語。雖然他於學習上十分專注,並且希望繼續學習,但是貧寒的家境最終無法支持他繼續上學。所以在上海廣方言館學習了一年之後,便輟學歸家,在嘉定第一國小當英文教師養家餬口。

吳蘊初十五歲的時候,考上了陸軍部上海兵工學堂半工半讀學化學。吳蘊初不僅腦袋靈光,而且十分刻苦上進,勤奮好學,所以非常受老師歡迎,並且成為德藉教師杜博賞識的高才生。

公元1911年,二十歲的吳蘊初從上海兵工學堂畢業,此後進入上海製造局實習。實習一年之後,回到工兵學堂擔任助教一職。在此期間,他也未曾放棄學習,在工作的同時,也在杜博所辦上海化驗室做一些化驗工作。

公元1913年,因為杜博的舉薦,吳蘊初得以進入漢陽鐵廠擔任化驗師。後來因為試製矽磚和錳磚獲成功,被升任磚廠廠長,隨後又被聘為化課和製藥課課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吳蘊初被燮昌火柴廠在漢口籌辦的氯酸鉀公司聘為工程師兼廠長。在此期間,吳蘊初利用兵工廠的廢料生產出了氯酸鉀。

氯鹼工業創始人吳蘊初簡介 吳蘊初是怎么死的?公元1920年,吳蘊初從漢口回到上海,與人合辦熾昌新牛皮膠廠。就是在這個時候,吳蘊初見證了日本的“味の素”在上海的火熱暢銷。在看見“味の素”的成功,以及日本從中國獲得的巨額財富,使吳蘊初有了生產中國的調味料的想法。

雖然當時的生活環境並不足以支撐他進行試驗,但是他仍然自己掏錢購買化學實驗器材以及原材料,進行試驗。通過不斷的摸索,最終用“水解”的方法,製造出了與“味の素”相同的調味料,就是今日我們所說的味素。作為中國味素的研發者,吳蘊初有“味素大王”的稱呼。

製造出味素,隨後實現了味素的批量生產之後,吳蘊初迅速與自己的朋友開創上海天廚味素。吳蘊初的天廚味素因為物美價廉,加之當時中國抵制日貨的浪潮高漲,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搶占了上海的味素市場,並且逐漸暢銷全國。

隨著市場的擴大,為了使味素所需鹽酸自給,1930年建成天原電化廠。天原電化廠是我國第一家生產鹽酸、燒鹼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鹼工廠。吳蘊初作為我國氯鹼工業的創始人,可謂實至名歸。

隨著時間的發展,吳蘊初的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特別是在他購買美國杜邦公司的合成氨試驗工廠停業後的設備之後,迅速發展。不久之後,建成天廚、天原、天盛、天利4個輕重化工企業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實力雄厚的“天”字號化工集團。隨後為了避免與永利公司南京錏廠之間的矛盾激化,吳蘊初與范旭東坦率地通函協商,劃定了各自的經營範圍:永利在長江以北,天利在長江以南,從而形成了所謂“南吳北范”的格局。

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吳蘊初積極投入到抗日戰爭之中。他不僅捐錢出力,同時也為抗日戰士生產防毒面具、加工石油等軍需物資。重慶期間,吳蘊初作為“國民參政員”與周恩來等共產黨人多次交往。新中國成立之後,吳蘊初也與共產黨人密切合作,積極努力發展我國的化學工業。

吳蘊初為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惜的是隨著他夫人吳戴儀病故,悲痛異常的吳蘊初又積勞成疾。因為經受不住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打擊,1953年10月15日,吳蘊初在上海病逝,終年62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