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他的師道觀?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他的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讚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他的師道觀?總而言之,他是一個矛盾的人,儒家,克己復禮,但是他也有離經叛道之言。就好像現在的天才學子們,成績一溜煙的好,但是其思想卻並不如其表面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乖乖牌樣般平靜。

 

說起韓愈,小編還是很推崇的,原因只為《師說》一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在這篇文中,明確地指出,老師的作用,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又何必太在意地位,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學生的目的就是學得知識,老師的目標就是傳授知識,人非萬能,又不是事事知道,學生要體諒老師,老師應補足自身,對於學生好的意見,應採納,不要固步自封,師生共同進步。當然,這篇文不僅可以套用於教育領域。有人說,人一生中都在學習,人不學習,就老了,各個領域,能給你解惑人的非常多,那他可以算得上你某一方面的老師,你某一天給別人解了惑,傳授了知識,你也能成為別人的老師。多多咀嚼,受益良多。

 

接下來,來說一說,與韓愈有關的軼事典故。

 

①性情中人

 

韓愈性格開朗豁達,與人交往,無論對方發跡或是潦倒,他始終態度不變。年輕時同孟郊、張籍友善,二人聲名地位還不高,韓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讚揚推崇他們。張籍終於得中進士,榮獲官祿。後來韓愈雖然身份顯貴,每當辦完公事的閒暇,便同他們一起談話宴飲,論文賦詩,和過去一樣。而他對那些權豪勢要,看作奴僕一般,瞪著眼睛不屑一顧。韓愈很善於誘導勉勵後進,留在家中做賓客對待的十分之六七,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仍和顏悅色毫不在意。他總以振興名聲教化、弘揚仁義為己任。幫助內外親和朋友的孤女婚嫁的近十人。

 

小編表示,“婚嫁的近十人”亮了。但是,從中,又夠小編我做一碗心靈雞湯了。現代人有幾人能做到像韓愈那樣,對於貧賤的好友始終不離不棄。鄙視權貴,對於自身的利益不屑一顧,即使登上高位也未曾同流合污。小編不說官場,只希望大家做人更豁達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都退一步,還有什麼過不去的爭吵呢,對於自己的落魄好友,能幫襯一下,便幫襯一下,不需犧牲自己的利益,只需要省出幾頓飯錢,省出幾次去外面玩兒的精力。

 

②過馬牽山——神話類

 

韓愈到任潮州時,正逢潮州大雨成災,洪水泛濫,田園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視,只見北面山洪洶湧而來,於是他騎著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勢,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隨從張千和李萬緊隨他的馬後,凡馬走過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為堤線的標誌。韓愈插好了堤線,就通知百姓,按著竿標築堤。百姓聽了十分高興,紛紛趕來,豈料一到城北,就見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條山脈,堵住了北來的洪水。從此,這裡不再患水災了。百姓紛紛傳說:“韓文公過馬牽山。”這座山,後來就叫“竹竿山”。

 

小編表示,前半部分還是很正常的,修築堤壩來抵禦山洪,但是還沒等修築,山自己便已形成。這裡便又神話了。小編來講講套路,這個故事可能是真實存在,由於某個人聲望過高,做的事又有利於自身,那么傳這件事的人便會對其添油加醋一番,最後神話。顯然,韓愈抵禦洪水做得很好,命人動工的速度也快,也不知誰開了個頭,便漸漸神話了。

 

③誤傳相貌——娛樂版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記載:世人畫韓愈像,臉小且美髯,戴紗帽。這其實是南唐的韓熙載,在北宋時還有當時所畫的韓熙載像保存,題詞非常明確。韓熙載諡號文靖,江南人稱之為韓文公,因此世人便誤以為是韓愈。韓愈身體肥胖而少鬍鬚。此後,韓愈配享孔子,各州縣孔廟所畫的都是韓熙載。後世無法辨別,便一直認為韓熙載的畫像為韓愈。

 

看了這個軼事,小編的頭有一段時間是暈的。沈括的《夢溪筆談》,大學老師例舉了無數次,其作品也很有借鑑意義,在裡面乍然出現這么一段記載,小編有些接受不來。但當那一懵之後,小編也想清楚了,這不就是個飯後娛樂一般的故事么?古代名人的畫像,那水平,與真人能有10%的相似度就不錯了。真信了的人們,小編只能表示這條是軼聞,自己斟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