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黃是什麼?唐代女子為什麼要用額黃

額黃,是唐時一種將前額塗黃的妝容方式。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傳播迅疾,寺廟雲集,佛像林立。善男女常侍佛前,漸漸地,不但喜歡上了佛像的慈眉善目,也喜歡上了佛像的金黃。模仿佛像,於是誕生了額黃。

先理雲鬢,再描黛眉,繼而塗額如金,回眸一笑,美麗而安詳。構想此景,頓時覺得胡適先生的“懼內”之言不再是笑話,年輕婦人真真成了“活菩薩”。

唐朝的額黃是從南北朝的額黃繼承過來,繼承了色調,卻未繼承風格:南北朝的女子塗額黃,採取的是“約黃”的手法,即在前額僅塗上一半黃色,再以清水推開黃色,向另一半肌膚緩慢過渡,整個額頭呈暈染之狀,如北周庾信詩“額角細黃輕安”,嬌媚,但是不失含蓄;唐朝的女子塗額黃,採取的卻是“平塗”的手法,將額頭全部塗黃,沒有深淺變化,沒有濃淡過渡,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每一寸,都是最明亮的黃,如唐朝裴虔餘詩“滿額鵝黃金縷衣”,燦爛,絕對不留餘地。這倒像極了唐朝女子的性格,即使手裡的素材只是月亮般的色彩,那也要做出一個太陽來。

那么,塗抹在額上的黃粉,究竟是什麼呢?王建的《宮詞》說“悶來無處可思量,鏇下金階鏇憶床。收得山丹紅蕊粉,鏡前洗卻麝香黃”,王涯的《宮詞》又說“內里松香滿殿開,四行階下暖氤氳。春深欲取黃金粉,繞樹宮娥著絳裙”,但無論是“麝香黃”還是“黃金粉”,都語焉不詳。宋代還有人說那黃粉是狼糞, 初次看到此揣測,忍俊不禁:這般瑰麗的妝容方式,至少得“麝香黃”、“黃金粉”來配,竟然說“額黃”是狼糞,惡意昭彰。

額黃是什麼?唐代女子為什麼要用額黃

其實除了塗抹,唐時還有一種妝額黃的方式,就是用金黃色的材料剪裁出花朵飛鳥星星月亮,粘滿整個額頭。多么豪邁的手法,任額間星星疾馳、百鳥飛翔,將天堂頂在頭顱之上;或者,就像溫庭筠寫的那樣,“雲髻幾迷芳草蝶,額黃無限夕陽山”,把寬闊的額當做小小的山頭,上面擠擠挨挨,鋪滿溫暖的夕陽。

用硃砂,或是胭脂,輕點雙頰酒窩處,這就是妝靨,唐代女子極愛的一種妝飾。白居易“暗嬌妝靨笑,私語口脂香”寫妝靨形俏,李賀“月分蛾黛破,花合靨朱融”寫妝靨色媚。

傳說妝靨源自漢朝(或漢朝稍前)。妃嬪們須依次侍奉天子,但有的妃嬪遇到月事不能侍奉,羞於講出緣由,便在嘴角描上紅點,女史見到之後自會作出合理安排。漸漸地,紅點的實際功用消失了,藝術價值倒是被女人們充分挖掘,加以繼承,發展成為妝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