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之譚嗣同簡介 譚嗣同最後是怎么死的?

人物檔案

姓名:譚嗣同

字:復生

號:壯飛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地:湖南瀏陽

妻子:李閏

父親:譚繼洵

師父:歐陽中鵠

出生時間:1865年3月10日

去世時間:1898年9月28日

信仰:佛教

職業: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資產階級維新派

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主要成就:參加領導戊戌變法等

戊戌六君子之譚嗣同簡介 譚嗣同最後是怎么死的?譚嗣同是清末時期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當初以自己的鮮血,為維新思想開路,喚醒國人意志的偉大犧牲者。

他生於公元1865年的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祖籍湖南瀏陽,父親譚繼洵為湖北巡撫。譚嗣同出生官宦之家,因此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十歲的時候拜瀏陽著名學者歐陽中鵠為師,也因此受其師影響,對王夫之的思想產生極大的興趣。不過十歲之前,譚嗣同曾經有一奇遇。

據說在譚嗣同五歲的時候,曾經因為生了重病,曾經昏死三日,眼見就要沒有氣了,最後卻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這也是他的字“復生”的由來。

譚嗣同雖然出生官宦,但是卻自有自己的思想。他喜好經世致用之學,而厭惡空空學問,所以他對“八股文”痛恨異常,寫下過“豈有此理”之言。

譚嗣同一生讀書頗多,不僅限於儒學。系統學習中國的典籍後,他又先後接觸算學、格致等自然科學。光緒十年,譚嗣同離家出走,遊歷直隸、甘肅、新疆、陝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山西等省,觀察風土,結交名士。也許正是有這樣的思想和性格,所以譚嗣同才會有革新的氣魄,才會有後來為了自己的志向,不畏生死的勇氣。

譚嗣同四處遊歷,讀書學習,增長自己的遊歷學識。後來甚至開始接觸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豐富自己,這也是他維新思想的開端。

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當時在湖南家鄉的譚嗣同名聽到這個訊息,滿懷憂憤,開始宣傳提倡新學,呼號變法。他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奠定了維新思想的發展基礎。

同年,康有為聯合在京參加會試的1000多名舉人上書清政府。當時的譚嗣同也深感國家存亡之際,若不能變法,則無突破之機。所以他隨後便上京,與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結交,積極為維新變法出力。

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是怎么死的,歷史書上說的很清楚。一紙詔書,被拉去菜市口斬首示眾,死得慘澹而壯烈。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