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詩歌特點是什麼?

王昌齡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大詩人,他的詩歌意境開闊,語句優美,耐人尋味,有著高度的概括和富有表現力,讀起來朗朗上口,被人們稱為“詩家天子”。“七言聖手”。作為我國唐朝歷史上傑出的詩人,寫下了許多詩篇,流傳於後世,而王昌齡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應當屬《出塞》和《從軍行》這兩首。

《出塞》是早期王昌齡奔赴邊塞所作,這時唐朝正處於盛唐時期,國泰民安、人民生活美滿,王昌齡奔赴邊塞,看見邊境都是戰後留下的景象,完全沒有中原大地的富饒強盛,此地人煙稀少,萬物瘡痍,守城將士雖然頑強抵抗外地的侵略,但是國無良將,百姓依然常年飽受戰亂,人民渴望和平,能過上安定的生活。

這首著名的邊塞詩,由景致描寫入手,“秦時明月漢時關”描繪出人煙稀少的邊境高地在淒冷的月光下顯得格外蒼涼,詩人還暗示,此地從秦漢時期開始就常年打仗,戰事就未曾休止過,“萬里長征人未還”指出這裡距離中原大地有很長一段距離,由於戰事的頻繁,出征的將士為了保家衛國,浴血奮戰,有的已經成為了敵人刀下的冤魂,有的常年駐紮在邊關,所以都回不了家,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創傷,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怎樣才能讓人民擺脫這種痛苦,怎樣才能讓常年不能回家的將士回到故鄉呢?所以詩人表達了他的願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人用漢代名將衛青、李廣英勇殺敵,為國捐軀的戰鬥精神,指責詩人所處的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能出王昌齡代表作有哪些?現良將,驅逐敵人,保家衛國,字裡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情懷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從軍行》有七首,流傳最廣的就是其中的第四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全詩通過描寫了青海湖上烏雲密布,湖的北面,連綿的雪山隱隱約約,越過雪山就是西北邊境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唐朝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橫亘數里的畫卷刻畫了當時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的生活和戰鬥狀態,這兩句不僅寫景,同時還表達了詩人和將士們複雜的感情,流露出戰士們的思鄉之情和為了保家衛國的崇高精神。後兩句由情景交融轉變為直抒胸懷,儘管戰爭環境艱苦、激烈,但戍邊戰士的報國壯志並沒有被黃沙給掩蓋,而是在風沙的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定,許下“不破樓蘭終不還”心愿。

王昌齡一生留存下來的詩歌有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王昌齡漫遊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他也是因為邊塞詩而聞名的,他在詩歌的是個表現形式、詩歌內容、表現手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

王昌齡的詩歌形式主要表現在五古和七絕上,尤以七絕被稱為“七絕聖手”。王昌齡的五古,基本上都寫得嚴正肅然,高古勁健,頗有風骨,王昌齡的五言古詩中也卻不難看出:特點鮮明、風格多樣,呈現出不同的美學風貌:其一,勁健奔放,雄渾豪邁。其二,清麗幽秀,超逸曠放。其三,悲愴慘惻,深沉蒼鬱。其四,清新活潑,自然明朗。這與王昌齡的人生經歷、身世遭際是密切相連的。王昌齡在盛唐詩人中年輩較長,寫作七絕時間也早,是唐朝詩人中較早大量寫作七絕並獲得優異成就的“七絕聖手”,獨以七絕成為名家。七絕因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漸地成為唐代流行的體裁,因此在七絕方面他與李白齊名。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在內容上可分三類,這三類都自有特色。而其中以邊塞詩第一、閨怨詩第二。第一類邊塞詩王昌齡另闢蹊徑,以短小的絕句形式,抒寫征人的種種情思,創作了著名的《出塞》、《從軍行》等。第二類是抒寫宮女思婦怨情的閨怨詩和宮詞。

王昌齡一方面刻畫出她們宮廷生活,一方面細膩的描述了她們深居宮廷,失去自由的內心的痛苦,表達出她們對幸福的憧憬,她們的失望,在失望之中仍交織著希望的複雜心理。這些作品文筆之幹練,語言之凝鍊,情韻之深刻,都使後來作者難於爭勝。第三類送別詩,他用不同的藝術構思,表現誠摯而深厚的友情。打破送別詩常規,不重在寫當前的離別,卻著意在寫別後的情景。不寫傷離,而以慰別為“主意”。無恭維、無應酬,以抒情、寫人見長。

在藝術風格上,王昌齡的七絕以委婉含蓄為主要特色,表現曲折,意境深遠。其中不少是用比興、寄託手法,抒寫了詩人對現實的揭露和幽怨。王昌齡的詩歌從語象選擇、句式運用到語句組合三方面都體現了詩人對典雅勁健的語言藝術風格的追求。總結王昌齡的詩三大特點就是:語言簡練而內涵豐富;文辭平易但句意險峻;意興相兼、沉中見清。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