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哪個朝代的人他是做什麼的 《孟子》一書是他編纂的嗎

孟子是不亞於孔子的另一個思想家,他的思想和學說影響著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甚至到最後孟子的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並在 世代的演變中,內化為中華文化的傳統甚至是核心思想。當我們吟誦著”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孟子》名句的同時,仍可依稀看見當年亞聖的風采與智慧。

孟子是哪個朝代的人他是做什麼的 《孟子》一書是他編纂的嗎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山東鄒城人。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 稱為”孔孟“。

孟子是魯桓公的庶長子公子慶父的後代,聽說孟子的父親死得比較早,家境貧寒,孟子的母親隻身一人,辛苦把孟子拉扯大,為了孟子有個清淨的 讀書環境,竟然三次搬家,這便是”孟母三遷“的由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的志向是推行”仁“和”義“,他的理想與孔子相同,孟子雖然不是與孔子同時代的 人物,但是孟子和孔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孟子比孔子晚了大約百年左右,在思想主張和推行仁政的行為上,二人極度相似,孟子接受到孔子學 說的洗禮,潛心研究,踏著孔子的步伐推行”仁“和”義“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發展的總結,將儒學推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孟子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子思是孔子的學生,這樣推算,孟子還是孔子的學生。學成後,孟子並沒有急於將學說用到政治上,而是將儒家學說推 行到更多的諸侯國,因此學成以後,孟子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希望對方能夠採納自己的學說。孟子哲學思想在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的基礎上又 有所發展,孟子認為的最高範疇是天,”誠者,天之道也。“將所有的道德體系都歸納到天的範疇,認為天是道德觀念的本源。學成後信心滿滿的 孟子踏上了推學之路,與當年的孔子一樣,懷著勢必有改變天下人,建立一個全新社會體系的雄心壯志,他不知道未來的道路有多艱辛。

歸結起來孟子的一生做過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他對孔子學說的進一步發展,並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學說;另一件事是孟子堅定推行自己的學說,並 為此不斷遊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第一件事孟子做到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在孔子”仁“、”義“學說的基礎上,根據戰 國時期而總結出的,國家興盛的經驗,得民心者的天下,這是孟子想說的。但是在諸侯的眼裡,民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眼裡如何打 敗其他諸侯國,能夠使國家快速成長甚至兼併其他國家才是各國君主最想要的,因此謀士、策士才是一國之君想要的人才。像孟子這樣的學說,見 效慢,因而很難在各個國家推行,孟子雖繼續試著完成孔子的理想,也被撞得頭破血流。

孟子與孔子一樣都想通過四處求官來實現”仁“、”義“這一夙願,然而他們並沒有達到這一目標,因而只得退居幕後,甘為人師,將自己的學說 傳遞給更多的人,藉此能夠推行。所以,才有了後世的《孟子》一書。作為”四書 “之一的《孟子》,並非只是孟子一人的著作。而是由孟子及 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而整部書籍,也並非只有孟子的言行,它記錄了孟子極其弟子的言行,為孟子、孟子弟子、再傳弟子的記錄。可見,孟 子是個發展著的體系,是個發展著的學說。

即使孟子不得志,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他的堅持在當時沒有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卻在千百年後得到世人的推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