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為何沒有當上皇帝 蕭統怎么死的

在歷史上博學多才的君王有很多,他們舞文弄墨,筆走龍蛇,卻很少有像蕭統這樣的。蕭統是浮生亂世的一朵白蓮,盛開於奢靡之中,不妖冶不張 揚,活在自己的文學世界裡,過自己的自在生活。他潛心著述,其《文選》對後世文人影響極大,至後世形成“文選學‘,蕭統的出現,為烏煙瘴 氣的南朝梁注入了徐徐清風。

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為何沒有當上皇帝 蕭統怎么死的《梁書》:太子生而聰睿,三歲 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悉能諷誦。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東宮。太子性仁孝,自出宮,恆思戀 不樂。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多愁善感又聰慧的梁太子,蕭統是個聰穎過人,酷愛讀書,五歲遍讀五經,悉能諷誦。記憶力極強,讀書時經常一目數行 ,久而久之便能出口成章。

他與其父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他不像他父親梁武帝一樣縱橫疆場,一生戎馬,鐵血男兒,這位太子卻多愁善感,喜好文史絲竹,貴而不驕,面靜 而內明,一般文人多與風流二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為太子卻是潔身自好,近乎不近女色。不僅如此,蕭統還是個孝子,”性仁孝,自出宮 ,恆思戀不樂“,史書里記載到他還是個戀家的人,天生感性的他,竟然在母親病重時衣不解帶日夜陪伴,可以在母親去世時悲痛絕食,這樣一位 柔情百般,德才兼備的太子,為時人多稱讚。

稍長一些,蕭統駕馭文學的能力愈來愈強,他漸漸沉溺在文學的世界裡,便一發不可收拾。他曾在壽安殿為眾人講解《孝經》,其膽識和見識卓越 ,受到眾人稱讚,講畢,親臨釋奠於國學;也曾召集高僧,一起研討佛學,見識卓遠頗有見地。

在崇尚奢靡的朝代,只有他不為世俗影響,追求節儉,服御樸素,一心在文學園地耕耘。他宛若浮生亂世的一朵白蓮,出淤泥而不染,品質高潔又 充滿詩意。《南史》本傳稱”當時東宮有書籍三萬卷,著名的才子都雲集在這裡,文學風氣之鼎盛,晉朝、宋朝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因此,他在文 學上的成就極大,編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誥類的《正序》十卷,五言詩精華《英華集》二十卷,歷代詩文而成的總集《文選》三十卷。蕭 統篤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經典《金剛經》,其中”三十二分則“的編輯,都為他所作。

這么位詩情畫意的太子,還有一段關於他的愛情故事。據說,為了完成他的文學創作,他不惜太子的身份隻身來到江南,來尋找創作靈感,來尋找 文學的美。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令他心動的女子,二人借茶吟詩,在雲霧繚繞的山間茶園,二人一唱一和,相見恨晚。從此,蕭統不再是隻身一人 縱情於青山碧水,樓榭歌台總有這個叫惠娘的女子相伴,置身山水之間的蕭統竟無一絲回府的欲望,但蕭統的文選以完成定稿,得回京了,他知道 回去以後,要面臨的是無止境的爭鬥和宮廷抑鬱沉悶的生活,但是身為國家的未來,他必須肩負起這個責任。於是,二人揮淚告別,此地一別,竟 不知何日能再見了。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無心政治的皇太子蕭統因為蠟鵝厭禱事件與父親有嫌隙。他將他在政治上的失敗歸咎於讀書,他命人將這十四萬卷的圖書 焚燒個一乾二淨,說”讀書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禍“,引發中國歷史上續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最大的文化破壞事件,他一手締造了一個文學奇 跡,又親手摧毀了它,給中國文化帶來極大的損失。

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後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蕩舟,落水後被救出,傷到大腿,還沒有登基即位就英年早逝了,謚昭明,世稱昭明太子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