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喊出“向我開炮”的是明朝人

核心提示:萊州城下的大明巡撫朱萬年,假意為孔有德招降,卻對城上喊出了永垂史冊的四個字:“向我開炮!”儒家文明的傳人從不通過侵略戰爭的實惠來誘發戰士的貪慾,但每當盡忠死節的時刻到來,儒家的精忠思想和武士的剛烈氣度融合在一起,迸發出人類心靈深處的最強力量。

高平之戰中年輕的周世宗不畏艱險,御駕親征獲得了這場勝利,第一次為五代中原王朝奠定了北方邊境安全,為日後宋朝的統一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漢文明的持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無愧為一位偉大的英雄!而此戰中,初級軍官趙匡胤浴血奮戰,重振士氣,為周軍反敗為勝起到了關鍵作用,他本人也在後周禁軍中脫穎而出,為以後掌握軍權,篡位稱帝,建立宋朝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後周英雄遭遇南唐忠義

高平之戰後,後周基本解除了北方的威脅,可以全力投入到針對南方諸國的統一戰爭中來了。雖然北漢和契丹都還占據著山西、河北的很多州縣,但暫時不會大舉南下,而後周北伐獲勝的難度也比較大,於是周世宗接受了比部郎中王朴在《平邊策》中的建議:“先易後難,先南後北”,即先統一南方漢區,再集中力量對付更強大的北敵。後來的宋太祖及其宰相趙普“雪夜定策”,也提出了相同的戰略,很多後人以為是他們的原創,其實是繼承了王朴的策略。當然,事實上他們都並未嚴格遵守自己定下的策略,因為戰略局勢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後周在確定這個戰略方針之後首先將目標對準了占據淮南、江南的南唐。

趙匡胤因為高平之戰中的傑出表現,升為殿前都虞候,成為禁軍系統的主要將領,在討伐南唐的戰役中擔當主力。南唐也是一個很忽悠人的國家,其地本來由南吳所占據,後被權臣齊王徐知誥所把持。公元937年,石敬瑭滅後唐,於是徐知誥篡奪南吳皇位,同時宣布自己也是唐朝皇室的後代,改姓名為“李昇”,繼續“光復”唐朝,李昇廟號唐烈祖,史稱南唐先主。雖然這個國家很忽悠人,但是國力卻不弱,因為地處戰事相對較少的江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甚至比中原國家都要好。當時正處於航運事業的一個大發展時代,南唐的造船業發展很快,甚至通過海船和契丹帝國建立了穩固的貿易關係。另一方面南唐也打造出一支非常強大的水軍,控制著江淮水網和長江天塹,所以能夠在五代亂世中自立於東南。周世宗親征南唐的時候先主已經駕崩,中主(唐元宗)李在位,此人在文藝界的成就頗高,是宋詞的祖師爺之一,卻不懂軍事,以他的水平當然遠遠不是周世宗的對手。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親征南唐,戰略目標是奪取南唐在淮南的領土,將其勢力趕到長江以南。周軍首先進攻壽州(今安徽壽縣),守將乃五代名將劉仁瞻,周軍始終無法攻克。周世宗派人招降劉仁瞻,只得到一串無情的恥笑。但南唐援軍卻很不爭氣,均被周軍擊敗。首先是後周武信軍節度使李重進在淮河大敗唐軍精銳“揵馬脾”,陣斬神武統軍劉彥貞;之後趙匡胤在渦河口擊敗萬餘唐軍,陣斬兵馬都監何延錫等,然後兵至滁州。南唐江州軍節度使皇甫暉率15萬大軍駐守城北清流關,被擊敗後退入滁州城。

皇甫暉在城上喊話:“你我都是各為其主,不要那么拚命,你的砲彈打進來不好受,不如讓點空間,讓我出城列戰如何?”趙匡胤聽後哈哈大笑就同意了。等皇甫暉列好陣後,趙匡胤縱馬疾前,沖開唐軍陣型,一刀砍中皇甫暉的腦袋!唐軍大亂,皇甫暉被擒,周軍進駐滁州。當夜,趙弘殷所率援軍趕到,在城下叫門。趙匡胤在城上答道:“父子之間不可謂不親,但我率兵駐城,現在是深夜,軍情不明,不能開門。”趙弘殷無奈。只好在城外露宿,天亮後才被放進城。

是的,正是這樣的治軍風格,才鍛造出後來那支勇猛凌厲、縱橫捭闔的鐵血宋軍。

南唐的援軍都被打掉,壽州成為孤城,但劉仁瞻堅守不讓,周世宗也親臨一線指揮。劉仁瞻見到周世宗傘蓋,挽起強弓射去,射到周世宗面前僅數步。左右連忙請周世宗退避,但周世宗毫不畏懼,竟然移步到剛才劉仁瞻射中處大喊道:“劉將軍,剛才您沒射中,現在我站近一點兒,請再射!”劉仁瞻也不客氣,再一箭射去,竟然又只差數步!周世宗大笑道:“劉將軍請繼續射,箭射完了朕再給您送!”劉仁瞻大驚道:“難道他果然是真命天子?看來此城必破,我只有以死報國了!”說罷擲弓於地,仰天長嘯。雖然劉仁瞻已經明白天下大勢已不屬南唐,但仍然忠於職守,周軍始終無法攻克壽州。

唐軍雖然不能解壽州之圍,但也一直在努力增援。唐中主之子齊王李景達集結禁軍主力,準備收復揚州。先前攻克並駐守揚州的周將韓令坤兵力不多,奏請棄守揚州。周世宗不允,並令趙匡胤率兩千侍衛親軍前往督戰。趙匡胤駐軍六合,下令“揚州兵敢有過六合者,斷其足!”韓令坤只好繼續固守,並伺機出城與趙匡胤合兵,在六合大敗李景達,斬首萬級。這下唐中主徹底無奈,派司空孫晟求和。周世宗愛惜劉仁瞻的忠義,請孫晟到壽州城下勸降,孫晟一口答應,來到壽州城下,周世宗大喜。

但孫晟一見到劉仁瞻就大喊道:“劉將軍!你是大唐的忠臣,降敵會遺臭萬年,不是您做得出來的事情。現在固守在此城,已斷無活路,不要再妄想活著回金陵見皇上了,盡忠死節吧!”劉仁瞻在城上聽後痛哭流涕,身披甲冑向孫晟三叩而謝,再面向金陵方向叩首,誓要為唐天子盡忠死節!類似的故事又發生在七百年後,萊州城下的大明巡撫朱萬年,假意為孔有德招降,卻對城上喊出了永垂史冊的四個字:“向我開炮!”儒家文明的傳人從不通過侵略戰爭的實惠來誘發戰士的貪慾,但每當盡忠死節的時刻到來,儒家的精忠思想和武士的剛烈氣度融合在一起,迸發出人類心靈深處的最強力量。這種偉大的力量或許無法被某些輕視儒家的“尚武”人士所理解,但青史所載,卻總能感動無數正義的人們,化為人類文明的精華。

周世宗雖怒,卻也感懷兩人的忠義,並沒有殺孫晟,而是將其送回汴京軟禁。顯德三年七月,宣懿皇后符氏駕崩,周世宗暫回汴京,唐軍又重新集結部隊來援壽州。

《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八·硃萬年傳》

硃萬年,黎平人。萬曆中,舉於鄉。歷萊州知府,有惠政。崇禎五年,叛將李九成等陷登州,率眾來犯。萬年率吏民固守。時山東巡撫徐從治、登萊巡撫謝璉並在城中,被圍,堅守數月,從治中礮死。賊詭乞降,璉率萬年往受,為所執。萬年曰:“爾執我無益,盍以精騎從我,呼守者出降。”賊以精騎五百擁萬年至城下,萬年大呼曰:“我被擒,誓必死。賊精銳盡在此,急發礮擊之,毋以我為念!”守將楊御蕃不忍,萬年復頓足大呼,賊怒殺之。城上人見萬年已死,遂發畐駮,賊死過半。事聞,贈太常卿,賜祭葬,有司建祠,官一子。

猜你喜歡: